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国内 > 正文

央视网消息:一年前的6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将旧法名称中的“环境”二字去掉,以此强调法律规范的对象是人为噪声,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责任。一年过去了,“新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据全国声环境质量监测,2022年全国声环境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96.0%、夜间达标率为86.6%。全国城市区域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4.0分贝,专业人士指出,这个音量已跟室内正常聊天、电脑主机声音音量基本相当,影响人们生活有限。

虽然目前噪声污染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由于噪声污染量大面广,部分噪声源还存在监管空白。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 杨龙: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从源头防控、问题的治理、科技的支撑等方面重点开展工作。我们将全面推进全国声环境自动站点的建设,计划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国地级以上的城市3800多个监测点位的自动监测。

同时,生态环境部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通过树立工业企业治理标杆,发布低噪声施工设备目录等,进行引领示范;还通过开展宁静小区建设、创建静音车厢等,营造舒适环境。

为了提高声环境质量,各地也在探索用科技的力量来减少噪声污染。在广东珠海,当地运用声学雷达技术开发建设了噪声自动监测设备,它能够准确识别人为制造的噪声。当噪声音量持续10秒超过规定数值,这套设备就会自动进行语音提醒,并上传到执法部门。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党委委员 副镇长 陶体伟:有这个(监测设备),我们是完全可以取证,这套设备运行一个月之后,我们没有接到过关于广场舞的任何投诉了。

此外,珠海还针对广场舞音箱专门打造了一种可移动的“隔音神器”,它采用高阻力的纳米吸声材料,对中低频噪音进行吸收,同时,三面封闭、一面开放的结构可以减少噪声向四周传播。

在生活中,减少在嘈杂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合理使用耳机等做法也能够降低噪声对我们的影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副主任医师 成雷:平时有一些人喜欢戴耳机听音乐,可以掌握一个 “60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音量最好不超过60分贝。在嘈杂的公共场所还有睡眠状态下,建议不要使用耳机,以免加重听力损伤。

如果在接触噪声后感觉听力突然下降,一定要及时就医。医生在确诊患者突发性耳聋后,可以通过使用激素、活血药物以及营养神经药物等进行有效治疗。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90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伊林驿站:见证“草原茶路”的历史兴衰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