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今天(6月6日)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四周年。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5G应用已融入近六成国民经济大类。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截至今年4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273万个,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县城城区,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34亿户。5G融合应用广度和深度持续推进,矿业、港口、电力等重点行业的5G应用解决方案广泛复制,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目前,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60个,应用案例数超5万个。基础电信行业累计投资近6000亿元建设5G网络,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3.8万亿元,间接带动总产出约9.4万亿元,有力促进了数字经济发展。
5G赋能各行各业 打造数字经济新动能
5G牌照发放四周年之际,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正在北京举办。除了让我们日常视频电话更流畅,5G还能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助力?本届展会展示了很多5G深度赋能各行各业的应用,一起来看一下。
这个正在载歌载舞的人形机器人小姜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小姜全身有34个柔性关节,能完成各种复杂动作。它不仅具备AI智能视觉和语音识别交互功能,存储在5G云端大脑里的语言大模型也能让它跟你更愉快地聊天互动。目前,我国已建成“5G+北斗”高精定位网络,5G智能车联网展区的这个沙盘正在演示车辆在5G高精定位网络下自动行驶的场景。
中国移动政企事业部交通行业部总经理 严茂胜:这个领域目前应该说在全球也是领先的。现在我们已经在中国的上海、重庆等多个城市开始做一些外场的网络试验,我们觉得不久的将来应该就可以应用到正式的商用项目当中。
这台5G机器人正在用一朵鲜花模拟人体脏器手术,而实际操刀的医生是在上海通过5G网络来进行远程手术。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临床培训经理 王旭: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900余例人体手术,整个手术过程非常的顺利,这台设备是国产首个获得注册证的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
这个在冬奥会上使用过的“5G云转播”背包小巧便携,能随时随地提供安全稳定的信号传输,大大提高了新闻媒体现场报道效率。
北京国际云转播科技公司工程师 李福雷:背包把信号送到“云端”上之后,多个背包之间可以做同步,做远程制作的内容。
此次展览系统展现了我国5G发展在标准制定、产业发展、网络建设、融合应用、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突出成效。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