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十年来,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深刻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在变乱交织之际为国际合作凝聚了强大共识。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系统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实现路径和世界意义,展现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和贡献,呼吁各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共两万两千字。其中,正文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一、人类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二、解答时代之问,描绘未来愿景;三、扎根深厚历史文化土壤;四、既有目标方向,也有实现路径;五、中国既是倡导者也是行动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苏晓晖:“这一份白皮书的题目开宗明义,强调了倡议,同样强调行动。十年前,习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后,立刻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在十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再次以白皮书的方式强调中方的理念以及其内涵当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和信息,对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方案至关重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新旧问题与复杂矛盾叠加碰撞、交织发酵。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和平赤字不断加深,发展赤字持续扩大,安全赤字日益凸显,治理赤字更加严峻。“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成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面对时代之问,中国的回答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苏晓晖:“当前在地缘冲突仍然延续的背景之下,传统的安全问题出现了恶化的现象,如果这个时候刻意制造对立,在和平方面制造更多赤字的话,会出现非常危险的前景,甚至会出现核战争这样巨大的风险,在白皮书当中说得非常清楚,达摩克里斯之剑仍然高悬在我们头上。”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小强:“总的时代背景是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动荡变革时期,面临着很多方面的挑战,面临着四大赤字。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克服目前国际困难的局面,为世界动荡变革期注入了正能量,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面对全球性危机,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只有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任何一国即使再强大也无法包打天下,必须开展全球合作。在《解答时代之问,描绘未来愿景》一章中,白皮书提出了中国主张,“确立国际关系新思路、彰显全球治理新特征、开创国际交往新格局、共建美好世界新愿景”。
苏晓晖:“说到这四个‘新’,首先大家会观察到对于未来世界的发展,中国强调的是要团结、包容,选择共同发展,还是选择所谓独善其身,甚至是为了一己私利损害他国利益的一系列重要选择。很明确中国给出的方案是以这四个‘新’为基础,各国之间要形成更广泛共识,要以共同发展为目标才可能实现新的发展前景,国际社会才会面临新的局面。”
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刚果共和国总统萨苏在出席中刚友好医院竣工剪彩仪式后,中刚友好医院正式移交刚果(布)方管理使用,20多名中国医生与当地医护人员一起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
60年来,中国累计向非洲、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实践,继承弘扬新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彰显了悠久的历史传承、鲜明的时代印记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傅小强:“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基于过去60年在广大亚非拉国家实践总结出来的。比如援外医疗队、我们帮他们建的政府大楼、在农业方面的援助,总结出来发现只有通过两个国家的需求对接,两国人民民间层面的友好往来,两国基于共同利益合作才能使相互变得更加美好,愿景才能变得更加现实。”
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白皮书指出,国际社会应当携手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路线图,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愿景变为现实。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白皮书说,各国应该坚持开放的政策取向,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推动各国经济联动融通,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苏晓晖:“说到新型经济全球化,中国在强调开放包容的时候,尤其强调开放是双向奔赴。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出现的逆流是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是脱钩断链,是小院高墙,这种逆流带给世界经济更多的挑战,甚至出现撕裂风险。所以当中国强调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时候,我们希望各国之间在发展理念方面能够进行积极互动,在谈到未来发展的时候形成共同发展趋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既是倡导者也是行动派”,10年来,中国用笃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位于首都杜尚别的塔吉克斯坦技术大学内。目前,共有300多名学生在这里培训、学习,涵盖道路建设、工业和能源等领域的多个相关专业。博佐尔佐达是塔吉克斯坦技术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专业的大二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他正在使用中国生产的测绘设备进行实操培训。
鲁班工坊的学生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直接受益者。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白皮书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十年来,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奏响“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交响乐,搭建了各方广泛参与、汇聚国际共识、凝聚各方力量的重要实践平台。
2023年9月7日,雅万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这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从铁路建设开始就给当地百姓带来巨大的红利。
不仅是印尼的工人从雅万铁路的建设中受益,中老铁路工程带动老挝11万人就业,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对当地每年直接经济贡献达到3亿欧元,我国同14个国家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共同推动第三国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
十年来,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擘画、亲自推动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到行动,取得举世瞩目的实践成果。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中国已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不同形式的命运共同体,今年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过去十年的成功实践再次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把握历史规律、推动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顺应时代潮流、提升全球治理的正确方向,是坚持和平发展、致力合作共赢的应有之义。
苏晓晖:“从白皮书的发布、白皮书具体的内容,到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我们的实践以及贡献,国际社会观察中国外交以及观察中国理念的落地生根,首先会看到中国负责任大国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希望白皮书的发表能够使国际社会关注理念,形成共识,同时对于未来人类的长远发展能够形成更广泛的合力。”
白皮书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集团政治的“小圈子”规则,超越了实力至上的逻辑,超越了少数西方国家定义的所谓“普世价值”,顺应时代潮流,倡导全球协作,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既是倡导者也是行动派,将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注入更强动力,作出更大贡献。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