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7月11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当日《新闻联播》栏目重点播发相关新闻。截至目前,国家部署实施了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统筹各类生态要素,以流域为主要单元,实施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000万亩。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持续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预计到“十四五”末再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3000万亩以上。
此次发布会同样重点关注了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据了解,我国将推动出台国家公园法,高质量建设第一批国家公园,并积极推进设立新的国家公园。截至目前,国家公园建设已取得了两大标志性成果。
2021年10月12日,我国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标志着国家公园体制这一重大制度创新落地生根,从试点转向了快速发展阶段。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关志鸥介绍,首批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江源国家公园已经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保护,目前的林草覆盖率已经达到74%以上,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已经恢复到7万多只。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成立了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并打通了13个大熊猫区域的种群生态廊道。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立了集保护、监测、科研于一体的保护机制,虎豹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截至目前,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已经超过50只,野生东北豹的数量超过了60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注重加强雨林生境的保护修复,设立了长臂猿保护研究中心,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到6群37只。武夷山国家公园统筹保护和发展,特别是实现了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的发展格局。近年来,又新发现了雨神角蟾、福建天麻等17个新物种。
国家公园建设是“国之大者”,是生态文明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2022年12月,四部委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方案》中布局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3%,其中分布着50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和2.9万种高等植物,保护了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方案》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建成世界最大国家公园体系。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