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国内 > 正文

央视网消息: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 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于本月12日正式起航,正在向着北极进发。总台记者也随船出发,全程记录此次北冰洋科考进程。目前,“雪龙2” 号已进入白令海公海海域。当地时间22日,全体科考人员首次进行海上作业协同演练。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我现在是在“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的月池车间,我身后的CTD也就是多参数海洋观测系统已经准备下放。

“雪龙2”号实验室实验员 刘丛舒:CTD(多参数海洋观测系统)主要是测海洋垂直剖面上面的温度、盐度、深度以及叶绿素、溶解氧等这些参数用的。到正式作业的时候,全水深,我们就按当时的海深来放,一般遇到的最深可能是五六千米。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王颖:我们主要采的是溶解氧和DIC(溶解无机碳),溶解氧是为了测定海水中的氧气含量,氧气对海洋中生物的繁殖(生存)是非常有必要的。DIC(溶解无机碳)主要是为了测海洋中的溶解态的无机碳,要关注海洋中的碳的平衡。

多参数海洋观测系统是本次科考使用频率最高的设备,涉及海洋化学、微生物等多个领域。在系统回收后,紧接着,队员将垂直拖网放下水面。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万艾勇:我们主要用于拖浮游生物,它是海洋生态系统一个关键的中间环节。今天(当地时间7月22日),我们放了(水下)200米。

       而在艉甲板,科考队员按次序站位,与科考甲板机械设备配合操作。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首次海上科考作业协同演练举行 为后续工作推进打下良好基础

本次科考作业协同演练范围较广,除了多参数海洋观测系统外,还包括下放式流速剖面仪、水样采集、颗粒物剖面观测、走航水等多项内容,全程3个小时左右。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 陈陟:这次北冰洋科考作业,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非常复杂的。航次之前,我们已经制订了一个比较详尽的实施方案,在作业站位的用时,包括航时方面,我们不是按照天,也不是按照小时,而是按照分钟来计算的。这就要求我们的作业计划、实施方案非常精准,所以这样一次测试可以让我们进一步评估。能够让我们从人员队伍方面、仪器设备装备、实验室方面,还有整个作业实施方案和作业计划方面都进入一个更好的状态,为我们后续工作的推进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75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救助野生动物 保护草原生态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