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8月6日凌晨,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发生的5.5级地震属于中等地震,但震感明显传至京津冀地区。5级地震能传播多少公里?地震由哪条活跃断裂带引起?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等专家就此次地震成因、防范等进行了解析。
属构造地震 德州不在地震高频发生段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8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
据专家介绍,德州不在地震高频发生的地方,其所在的华北平原地区,位于郯庐地震带西侧约240公里。德州此次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震中不在郯庐地震带主要断裂带上
相关资料显示,郯庐地震带是郯庐断裂带上多发地震的一部分,近南北向分布。郯庐断裂带南起湖北武穴地区,向北经安徽、江苏、山东,跨越渤海,经东北三省,进入俄罗斯境内,在中国境内长达2400多公里。
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常以破坏性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位于郯庐地震带西侧约200多公里处
数据显示,5级地震距离震中200公里以内会有震感。专家表示,震感与离震中远近、震级和震深、传播路径所处的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尽管数百公里外的京津冀等地有明显震感,但这主要是与地震发生在凌晨的时间有关。
震后原震中区发生更大地震可能不大
多方会商分析认为,震后原震中区发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徐锡伟解释,郯庐断裂带上不同地段之间的差异较大,6级以上强震、大震和特大地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
德州平原区此次地震发生在郯庐断裂带西边缘,这个地方尽管有多条断层、活动性不明,但目前认为不存在有明显发生地震,规模较大的活动断层。
专家表示,应加强华北地区活动断层的探测,建议把可能发生地震以及可能发生严重地震灾害的活动断层找出来,科学合理地分析、判定其发震危险性。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