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合作,在福建首次发现恐龙化石,通过研究,确认为该化石物种为世界上侏罗纪最晚期和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距今1.48亿年到1.5亿年之间,并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这一成果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该化石于2022年10月在福建北部的政和大溪盆地发现,经过近一年的修复和分析,研究团队认为此次发现的新物种前肢与始祖鸟相似,后肢相对细长,在体形上介于恐龙和鸟类之间,是一类善于奔跑的,或者生活在水边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并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敏介绍,“奇异福建龙属于一类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叫做‘鸟翼类’的恐龙,目前为止,全世界在整个侏罗纪发现鸟翼类恐龙化石非常稀少,只有三个地点有这样的保存,一个是在我国辽西或者河北地区的燕辽生物群,另一个在德国的索伦霍芬,奇异福建龙就代表了第三个。通过对整个侏罗纪全球古地理的复原,发现奇异福建龙代表了生活的纬度最南的恐龙化石记录”。
为研究鸟类起源和演化提供重要信息
据介绍,鸟翼类是由恐龙演化到鸟类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物种,我国早期发现最早的鸟翼类是在“燕辽生物群”,大概距今1.6亿年,之后,“热河生物群”发现最早的原始鸟类化石是在距今1.3亿年左右,两者演化过程中大概有3000万年的空白。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徐立明表示,经过研究确定奇异福建龙为距今1.48亿年到1.5亿年之间,因此奇异福建龙的发现弥补了鸟类起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部分空白,为研究鸟类起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除了奇异福建龙外,考察团队还发现了与奇异福建龙同时期的大量保存完好的爬行动物化石,包括水生/半水生的龟鳖类、离龙类,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政和动物群”,这也是目前全球已知侏罗纪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保存有鸟翼类的动物群。(总台记者 帅俊全 任梅梅 吴燕敏 刘梦龄 郑皓)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