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国内 > 正文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天我们继续“康庄大道”系列。金秋时节,稻谷飘香。眼下,全国秋粮陆续迎来收获,满眼丰收景,处处秋收忙。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始终坚持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他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如何做到从“吃饱”到“吃好”,怎样打牢粮食安全的根基,端牢端稳端好中国人的饭碗呢?

  国庆前夕,黑龙江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迎来了水稻的大面积收割。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里,一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一场水稻秋收“大会战”正在三江平原打响。智能化的大型收割机收割、称重、装车,一气呵成。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的第一大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超过2亿亩,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三大指标位居全国首位,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全国人民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今年虽然遭遇了洪涝灾害,但在多方努力下,依然保住了丰收。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庞海涛:“目前我们正科学有序地组织各地抢抓晴好天气,特别是发挥各类大农机作用,全力抢收快收,确保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粮满仓,天下安。黑龙江省的粮食丰收为保障今年我国的粮食安全打下基础。我国的秋粮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大豆等,是全年粮食的大头,占到了全年粮食总产量的七成以上。今年的秋粮面积稳中有增,达到13.1亿亩。

  今年的秋粮生产经受了严峻考验。从黄淮地区罕见“烂场雨”到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从高温到台风,粮食生产遭遇一次又一次天气考验。全国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积极应对,克服重重困难,多措并举保粮食丰收。眼下,各地秋粮陆续开镰收割,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付文阁:“粮食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线任务和基本支撑。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首要任务是解决14亿人吃饭的问题,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实现了粮食连年丰收,而且八年以来,粮食总产量基本上在6.5亿吨以上,现在口粮的自给率基本上在100%以上。中国占世界不到9%的土地、6%的淡水资源,却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平山镇,村民李杏节家正在忙着收割水稻。四台联合收割机排成一列,正在忙着作业,收割、脱粒,然后直接装车。县里的农业技术人员也来到地里进行实割实测,跟踪每亩地的粮食产量。经过技术人员的实地测算,李杏节的稻田亩产906公斤,也就是1800多斤,比去年多了一百多斤。

  52岁的李杏节是村里的第一批种粮大户,这是他家第八个丰收年。李杏节说,村里的粮食连年获得丰收有多方面的因素,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最大的“功臣”。怀宁县是安徽省的产粮大县,拥有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0多万亩,但这里是典型的丘陵地区,人均耕地少,以前都是巴掌大的小田块,而且大多是坡地,高低不平。

  2012年,我国开始建设高标准农田。按照“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对基本农田进行改造。安徽是粮食主产省,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省份。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农田基本建设事务中心主任李永新:“建设内容包括田块整治、灌溉和排涝、田间道路、耕地质量提升、农田保护和生态环境系统修复。”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得到平整,小田变成了大田;硬化的灌溉渠道、抽水泵站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田间道路也拓宽了,大型机械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耕地从“望天收”变成了高产高效的良田。

  有关统计显示,高标准农田比一般农田的亩产平均能够提高10%到20%,机械化水平提高15到20个百分点,节水和节电可以达到30%。高标准农田让农民在土地上看到了希望。种田的好把式李杏节原来只有两亩地,耕地改造以后他流转了1200亩,成为种田大户。

  种粮食能挣到钱,耕地的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平山镇镇长江洪:“现在我们镇土地流转实行竞价,土地流转的费用也越来越高,原来一亩地200多元都流转不出去,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后,一亩地涨到600多元,大家都抢着种。”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也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从事农业生产。大学毕业的王六月就是其中一员。他们这批新农人带来很多新理念新方法。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平山镇农民王六月:“水利设施配套齐全,稻田里不仅可以种植水稻,还可以套养小龙虾、螃蟹、鸭子,生产的绿色大米价格卖得也很高。”

  王六月成立了水稻种植合作社,带着合作社成员不断探索稻虾连作、稻鸭共生等新型综合种养模式,她们注册了商标,生产的大米通过了全国绿色农产品认证。

  高标准农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的农业资源禀赋条件不可能被改善,高标准农田带来了整个粮食生产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特别是做到降本增效,它成为我们今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支撑,也是提高农业产出效率最基本的路径。”

  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玻璃温室,50株刚刚破土一个月的小麦新品种幼苗长势不错。小麦品种的培育者——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院士带着团队细心地查看这些幼苗。

  许为钢院士从事小麦育种38年,他和团队为黄淮平原培育出了郑麦9023、郑麦7698、郑麦1860等一批国审小麦品种。其中,郑麦1860今年首次成为黄淮海南部的第一麦,收获面积达到1000万亩,亩产也突破了800公斤,成为高产、优质、绿色的新品种。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全世界小麦平均单产是230到240公斤,中国小麦的平均单产2022年390多公斤,河南省达到了447公斤,所以小麦品种的创新及配套生产技术来说,中国都是居世界领先水平的。”

  高产是小麦良种最突出的潜力。要激发出这个潜力,就需要育种人员提高小麦植株的生长能力。郑麦1860能将储存在茎秆、枝叶上的营养物质调运到籽粒中,不仅灌浆率要比一般的植株高出15%以上,而且合成的蛋白质含量也更高,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搬砖”能手。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习近平总书记对种业振兴念兹在兹,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良种的培育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小麦育种,必须要有前瞻性。许为钢认为,至少要预测到未来10年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可能培育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好品种。许院士和他的团队正在培育的是新一代绿色节肥抗病的新品种,每年都能在减肥绿色高效上实现自我超越。

  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国农作物种子国产率不断提升,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中国粮”基本都用上了“中国种”,其中,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已实现完全自给,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为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付文阁:“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不仅仅要保证高产高效、保证粮食供给,还要解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问题,要实现从过去的以增产导向向增质导向转变,从过去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到现在科技创新内涵式发展转变。”

  粮仓满了,饭碗端稳了,钱袋子鼓了,对于未来的农业生产,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憧憬。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65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35℃ 边检民警严守国门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