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金秋十月,沃野千里。这个季节的神州大地处处是欢歌笑语,这当然也包括农村。这个假期,在江苏徐州的马庄村,一个普通的小村子里,村民正用一场场表演表达着喜悦。这是江苏第一支农民管乐团,靠着这支乐团,马庄村民走上了国内国际的大舞台,展现出新时代农民的风采。连日来,记者在这个村子的采访中,强烈地感受到文化兴村的“交响”正在这个小村庄里奏响。
江苏马庄村:小乐团能有大作为
记者来到马庄村时,正值中秋国庆假期,一场面向村民的晚会正在村委会文化礼堂里举行。这场晚会集纳了歌曲、舞蹈、快板表演等,其中气势最盛的,要算这个气势磅礴的管乐演奏。
谁能想到,这场演出的所有演员,白天还都是手拿锄头在地里忙活的农民!而像这样的演出,他们一坚持就是35年,如今已累计演出8000多场。在这样的一个小村庄里,怎么会有一个农民乐团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马庄村办起了小煤矿,刚富起来的村民逐渐滋生了攀比、赌博等不良风气。爱好音乐的原村党支部书记孟庆喜看到这种情况,决定在村里办个小乐团,改变村子的面貌。
作为第一个“带头吃螃蟹”的人,孟庆喜坦言,当时面临的阻力不小。而村民又都是从零基础起步,其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可想而知。
努力过后,惊喜很快就到来。农民管乐团一经面世,很快就走红了!各种演出邀请纷至沓来,马庄农民乐团不仅到了省城南京,还到了首都北京,甚至漂洋过海到了意大利、日本等国家演出。
多年来,农民乐团给人们送去了欢乐,带动了乡村发展,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自身。
村民孙景伟进乐团当了大号手后,成了狂热的音乐爱好者,也彻底改变了他以前游手好闲、爱打牌赌博的坏毛病。改变的不止孙景伟,村里还通过编排节目,组织演出,不断弘扬正能量,宣扬好人好事,批判不好的行为、习俗等,无形中提升了马庄村民整体的文明素质,促进了乡风、民风的进一步好转。
江苏马庄村:小香包成就大产业
随着当地煤炭资源的枯竭和环保要求的提高,马庄村的煤矿后来被彻底关停。人多地少,农业增长有限,失去了创收的主业,村子逐渐空心化,年轻人纷纷到大城市打工,马庄村面临又一次转型。如何用产业重振乡村?马庄村再一次破釜沉舟。这一次的着眼点还是在文化上。
这几天,在马庄村香包文化大院里,游人络绎不绝。这里的香包设计精美、制作精细,独具中原文化特色。小小的香包,今年已为村里创造产值800多万元,创造出400多个就业岗位。
马庄香包之所以远近有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村里有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5岁的王秀英老奶奶,她也是马庄香包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在王秀英老奶奶的坚持下,她的子女全都回到了村里参与香包制作,就连在大学学习音乐的孙女孙歌尧,毕业后也回到了马庄。
孙歌尧最近与高校合作,用3D打板将龙骨贴片进行规范化生产,还探索出新的缝制指法,使香包缝制更为高效。年轻人给小香包带来的改变是时尚新潮,不变的是香包文化的传承。
在马庄村采访,记者印象最深的是村民的精神状态,他们乐观、向上,人人都有一股干劲。乡村振兴,不仅要产业兴旺,更要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不仅要看怎么发展经济,看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人的精神面貌、内在涵养,这才是乡村振兴的“魂”。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