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国内 > 正文

央视网消息: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了跨越地理限制、突破文化差异的国际合作平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前去游览的中国游客也许会发现经常能碰到不少“中国元素”。比如,一条由伊斯坦布尔新机场始发的地铁线就运行着来自中国的高速地铁列车。今天的《“一带一路” 携手十年》系列报道,我们一起跟随记者前往伊斯坦布尔,搭乘这趟来自中国的地铁列车。

总台央视记者 孙雨彤:新征程上看中国,“一带一路”携手十年。这里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新机场,也是欧洲最繁忙的机场。从这里始发,有一条新机场地铁线可以直通市中心,通往旅客们最想抵达的众多热门目的地。如何实现快速抵达?我们一起去搭乘这辆来自中国的列车。

在伊斯坦布尔这座全球最大城市之一,只要24分钟,新机场地铁列车就能抵达市中心,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和文化就在眼前展开。那么,乘坐体验如何呢?

土耳其民众:(这趟车)相比大巴车,我们搭乘地铁抵达机场会更容易,这是更快也更方便的交通方式,我很喜欢。

苏丹留学生:这是辆很新的列车,今年才开通。乘坐体验非常棒,你能感觉到这里很有未来感。

俄罗斯旅客:我是第三次搭乘,选择了这趟列车而不是出租车。

速度、舒适、方便,这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乘客提到的关键词。这趟从今年1月开始运营的高速地铁列车,时速120km,日均运量可达到80万人次。我在车上认识了一位本地乘客,对这位在机场工作的土耳其年轻人来说,这条线路也是他的每日通勤上班路。

伊斯坦布尔机场工作人员:我从卡厄特哈内站上车,在伊斯坦布尔机场工作,每天都要使用地铁,高速列车感觉非常舒适。它在今年1月投入使用,那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中国造的列车。

然而,没有人能想到,在新地铁线开通运营两个多星期时,在2月6日凌晨4时,土耳其突发7.8级强震。魏功益,作为列车的中方售后服务人员,当时正在值班。

中车株机公司伊斯坦布尔售后服务站站长 魏功益:地震发生的当天,当时我是值班的,所以发生地震不到10分钟,我就收到了地震的消息。

在确认同事的安全后,他马上联系伊斯坦布尔地铁运营控制中心,确认地铁状态正常。同时,在早晨6点开始运营前,按流程对列车进行了一一检查,但需要做的远不止于此。

中车株机公司伊斯坦布尔售后服务站站长 魏功益:伊斯坦布尔机场是国际航空的重要枢纽,它承担着重要的中转职能。为了让各国的救援人员以及物资能够顺利抵达灾区,土耳其交通部临时决定让(机场线)所有的地铁列车全部24小时开通运营。

救援工作持续展开,魏功益的团队也开启“三班倒”工作模式,持续两周,时刻保障各国人员和物资的顺利中转,为救援力量打通生命通道。

土耳其交通部马尔马拉分局项目监督负责人 努勒廷:现场服务团队,不断地监管列车的运行状态,到现在我们没有遇到过任何严重问题,我们向中国团队表示感谢,我们的齐心协力将会赢得更大成功。

跟随魏工,我来到了位于机场附近的车辆段,这里是对车辆进行试验、整备和检修的场所,也是很多中土运维人员一起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土耳其电气工程师铎悟,已经和中国团队合作了2年时间,

土耳其电气工程师 铎悟:我们每天都会例行检查列车设备状态,中国列车的质量很好,性能和加速都非常好。中国人和我们的关系也非常好,他们非常真诚,也帮了我们很多。

真诚离不开交流与沟通。今年已经是魏功益在土耳其工作的第12年,朋友开玩笑说,如今他好像一位有着中国人面孔的土耳其人。在伊斯坦布尔,流利的土语和爽朗的性格,让他和土耳其朋友之间的交流变得如此容易。

土耳其同事 贾希特:魏工和中国朋友会一起给我们做饭,他们的食物很好吃。我最喜欢的是北京烤鸭和馄饨,我也爱中国人,他们非常友好,非常真诚。

中车株机公司伊斯坦布尔售后服务站站长 魏功益:因为我们跟他们的关系平时非常友善,非常友好,因为有这种关系的基础,对我在这边工作生活的开展都非常顺利。

总台央视记者 孙雨彤:其实生活在这里时间久了,就会觉得越来越能够融入。即使有文化差异,也是能够去互相包容、理解和共同存在。

总台央视记者 孙雨彤: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民心相通”铺就了各国人民心灵交融之路,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根基。未来,如果您也有机会搭乘中国列车来到伊斯坦布尔的街头,我相信您也会和众多的“一带一路”建设者们一样,共同去成为文化交流的丝线之一,拉近民心之间的距离。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64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空中”班会学习抗疫英雄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