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国内 > 正文

  央视网消息: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显著成效,既发展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其中,一个个“小而美”“惠而实”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帮助当地民众解决了燃眉之急、改善了生活条件,增进了共建国家的民生福祉,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产生广泛影响。

  “小而美”的“中国草”开出“幸福花”

  “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2001年中国首个援外菌草技术示范基地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建成落地,20多年来,中国已举办270多期菌草技术国际培训班,为106个国家培训1万多名学员。如今,菌草技术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给当地青年和妇女创造了数十万个绿色就业机会。巴新前内阁部长给女儿起名叫“菌草”。

  “有人说,她是野草;有人说,她是生命;她,是食物,也是药物;她,是希望的象征……”在非洲南部国家莱索托,流传着一首关于菌草的民歌。小小菌草,成为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幸福草”。

  助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 增进民生福祉

  分享农业发展机遇,缓解饥饿和营养不良,中国正努力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打造一条助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增进民生福祉的增长之路、幸福之路。

  2023年6月1日,在东非国家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加县的林格四村,一场盛大的庆典正在举行。

  5月—6月是布隆迪水稻的收获季。中国杂交水稻示范区的平均产量达到每公顷10吨以上,是当地稻谷的三到四倍。但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之前,情况并不是这样,由于多高原、山地,布隆迪素有“山国”之称。1200多万人口中,超过一半人常年面临食品短缺。因为缺少良种和技术,这里的人们守着大片农田,却依旧吃不饱饭。渴望改变的布隆迪,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英波平原是布隆迪境内为数不多的平原地带。中国派来的高级农业专家组将第一个杂交水稻示范村选在了英波平原的林格四村。杨华德是专家组的组长。

  以前的林格四村稻瘟病严重,人们插秧总是乱七八糟,村民们把50公斤的种子随意播撒在1公顷的土地上。

  在中国专家组的指导下,布隆迪示范地块的水稻产量迅速提升,创造了非洲水稻高产的纪录。对布隆迪的农业生产来说,这是划时代的变革。水稻总产量由2018年的5.6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25.9万吨,涨幅高达365%。

  种子孕育着希望,收获传递着美好。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上物产的交换曾经深刻影响着世界。如今,中国的农业合作再次开启了跨越千年的友谊之旅。

  从越南的湄公河畔、菲律宾的吕宋三岛,到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从尼日利亚的丘陵河谷,到马达加斯加的东部高地……中国已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20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推广示范1500多项农业技术,带动项目增产40%—70%。 

  拉近共建国家民众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一带一路”倡议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一批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小而美”项目正在融入普通民众生活,也拉近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直播推荐、现场解答……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哈肯正在景德镇陶瓷产业园区,给海外朋友介绍新产品。

  哈肯说他从小就喜欢景德镇的陶瓷。第一次知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让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地打算。

  2014年,留在中国的哈肯还收获了爱情,开始了北京、景德镇之间的浪漫“双城生活”。但自己的陶瓷生意却难见起色。

  就在哈肯苦苦坚持的时候,每年一届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上,哈肯发现国际面孔越来越多,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景德镇打拼的哈肯在2015年成功拿下了第一笔中国瓷器出口订单。

  更让哈肯欣慰的是,他的客户也从家乡土耳其,到现在的意大利、俄罗斯等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眼前这个正在做康复训练的孩子是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阿明,在4个月时他被诊断为小儿脑性瘫痪。家人在哈萨克斯坦给他尝试了各种医疗措施,可结果都不理想。就在这时,同国的病友向他们推荐了中国的中医药治疗。

  而阿明要去的这家医院正是我国首批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近年来,这里已陆续接诊20多个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患有脑瘫的病人。

  2023年5月初,爷爷奶奶抱着2岁9个月的小阿明第一次来到中国,开始他们的跨国治疗。

  中方医疗团队的医生们在反复了解沟通后,为阿明制定了详尽的治疗方案。

  中医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眼下在西安的治疗很顺利,但未来阿明回国后,如何继续进行康复训练?细心的中国医生们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曾经在西安学了6年针灸按摩的哈萨克斯坦小伙子马文轩。

  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中医治疗师 马文轩:我们会在这里接力,为阿明提供中医诊疗服务。

  这里是肯尼亚南部高原上的锡卡镇基戈罗村,施工团队正在铺设供水管线,将坝区的水引入内罗毕城区,解决首都近300万人的用水问题。正在进行测量工作的中国工程师叫于春雨,旁边的肯尼亚小伙子是他的徒弟叫王约翰。

  这两个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从同事成了师徒,也像亲如一家的好兄弟。每到休息日,王约翰一家三口都会给项目上送来自己种的蔬菜水果,于春雨也会拿出中国食品来回赠他们。

  王约翰家温馨的氛围,也让常年漂泊在异国的于春雨体会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79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梯田中的光影流转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