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国内 > 正文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昨天(10月31日)召开的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已累计安排中央资金约2500亿元,支持资源枯竭城市、采煤沉陷区、独立工矿区统筹解决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我国资源型地区的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资源型地区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新发现一批潜力较大的矿产地,煤炭、黄金以及稀有稀散元素等矿产资源勘查取得明显进展。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由降转升,主要能源资源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截至2022年,近六成的地级资源型城市建成国家重要能源资源供应基地。新能源开发利用步伐明显加快,装机容量年均增速超过50%,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占全国四成。有关地方因地制宜开展“光伏+”采煤沉陷区修复、利用废弃矿坑建设地下储气库群等,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矿区利用模式,并逐步在新能源产业链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 肖渭明: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5.7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近30万亿元,十年间翻了近一番,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截至2022年底,河北省唐山市等15个资源型城市建立综合保税区,辽宁省抚顺市等28个资源型城市设立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资源型地区多元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还表示,广大资源型地区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转型突破口,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负责人表示,我国资源型地区民生福祉日益增进。“十四五”以来,在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带动下,有关采煤沉陷区和独立工矿区累计实施地质灾害隐患区居民避险搬迁16.8万户、56.5万人,改造修缮老旧住房27.8万户,新改扩建道路里程超过7800公里,新增日供水能力超过80万吨,新改扩建供水、电力管网分别超过9500千米、4800千米,新增学前教育学位5.5万个、义务教育学位18.7万个,新改扩建医疗机构床位2.3万张,建设接续替代产业平台227个,吸纳就业66.7万人。此外,资源型地区多元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 肖渭明:截至2022年底,资源型城市已建成68座国家森林城市、5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84座国家园林城市,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淮南市、陕西省宝鸡市等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资源型地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逐步变为现实。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92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萌牛”迎新春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