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期,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的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不少家长反映,课间十分钟学生除了接水、上厕所,其他时间都得老老实实待在教室里。随后,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那么,现在各地学校的课间情况怎么样了呢?我们来看记者的探访。
在河南、山西、广东等地,记者随机采访了多所学校的学生,发现各地限制学生出教室的情况较少,但出于安全考虑,以及为了保障上课质量等原因,仍然有学校限制学生去操场,对跑跳等活动也有严格的规定。
不少受访家长认为,关于课间休息的这些限制,主要是学校和老师为了方便管理、减少麻烦。而学校方面则表示是“身不由己”,因为学生一旦在学校因为推挤、磕碰等原因发生意外,老师、学校就可能“吃官司”。正是由于各方对安全的过度担心,使得孩子们的课间十分钟变了味。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在侵权关系中,唯有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教育、管理职责其实很宽泛,如果学校在举证方面有疏漏,最终判决学校“多多少少”都会承担点责任,因此,作为承压的一方,很多学校就选择减少了学生的户外活动。
专家表示,要化解学校的安全顾虑,找回孩子们的课间十分钟,急需要有合理的保障机制,用法律为学校撑腰,也要有敢于担当的学校管理者,更要有通情达理的家长。
深圳大学教师发展学院院长 叶文梓: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立足点,那就是保护孩子的权益、保护他的休息权、保护他的教育权、保护他的发展权。
学校探索改进措施 办法总比困难多
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学校确实存在空间逼仄、楼层过高、班级众多等现实问题,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在课间时段到户外操场活动。面对种种困境,也有不少学校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继续来看报道。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为了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有的学校把走廊布置成运动角,学生们可以做些轻量运动。另外,在做好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天台也是可以利用的场所,例如打造成农耕平台,让学生们利用下课时间对植物进行观察和养护。
还有学校通过硬件改造,将大堂、停车场等场地进行软覆盖,来拓展学生们的活动空间。考虑到班级众多、天气条件等因素,学校也会灵活采用整体加分散或室外加室内等形式,轮转进行课间活动。
专家表示,除了要求学校管理者创新方式、探索现状下的改进措施之外,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等层面逐步化解问题。此外,巩固家校信任关系也需要政府在教育布局、网络监管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深圳大学教师发展学院院长 叶文梓: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硬件到软件、从学校到家长到社会方方面面来共同努力。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