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11月26日电(记者李俊 李亚楠)和许许多多共产党员一样,到河南的第一站,我们直奔兰考。
59年过去了,这座豫东小城和一位共产党员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精神的力量镌刻在天地之间,仿佛从未远离。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同行的当地人指着路旁如巨人般挺立的泡桐树说。
高速公路两旁的麦田里,绿油油的麦苗生机盎然,虽已初冬,却让人感受到一股生长的力量。
驶出连霍高速兰考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行标语——“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那是焦裕禄逝世前两个月躺在病床上写下的联句。
车缓缓停下。黄河故堤的沙丘上,静穆地坐落着焦裕禄烈士墓。
参观者在位于河南省兰考县的焦裕禄纪念园瞻仰焦裕禄烈士墓(2021年6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陵园里,松柏郁郁葱葱,泡桐等待着四月花开。高耸的纪念碑菊花环绕,阳光照耀下,汉白玉墓园泛着柔和的光辉。兰考人带着孩子漫步其中,既是教育,更是纪念。
我们在墓前敬献花圈,表达对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烈士的无限思念和深深崇敬。墓园里高耸的屏壁上,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这是焦裕禄当年满怀豪情地在泡桐树前留影。新华社发(1990年5月10日发)
焦裕禄临终前曾说:“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把自己埋到沙丘上,老百姓永远把他记在心里头。
车穿过县城,带我们寻访焦裕禄。
一个人改变一座城。如今的兰考,到处都是他的痕迹。陵园、纪念馆、主干道、干部学院等,以焦裕禄命名的都是地标,泡桐种植孕育出了家居产业和民族乐器产业,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新建的高铁站兰考南站,也比周边车站多了许多车辆停靠。
一个人改变几代人。相比物质遗产,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
焦裕禄烈士纪念馆的一面墙上,展示了焦裕禄临终前一篇未完成文章的提纲,十个大字扑面而来——“精神原子弹,精神变物质!”
当地干部说:“一个地方干事情,有很多物质条件,但最重要的是精气神!兰考为什么有那么大变化,就是因为一代又一代讲焦裕禄精神。”
我们问:“都有哪些变化?”
“这十年,天翻地覆!”当地一位干部脱口而出。“我们在全国的典型多咧。”
“美丽乡村走在全国前列,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全国试点。”
“我们在全国是最早脱贫的。”
“绿化工作是全国典型。”
“普惠金融、农村公路建设也是全国典型……”
人们笑呵呵地补充道。
六十年前河南最贫困的县域之一,如今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
这是2021年6月23日拍摄的兰考县县城(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暮色渐起,焦裕禄干部学院澄碧湖里的几只水鸟在水草间悠闲地觅食,学员们却行色匆匆,他们利用有限的时间,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接受精神滋养。
干部学院的负责同志说,建院10年来,他们已培训全国各级党员干部将近30万人次。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不是每粒种子都能长成大树,但每一座森林都是从一粒种子开始的。
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人们在“焦桐”下参观(2022年8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学院大门正对面,60年前焦裕禄手植的一株“小麻秆”泡桐苗,如今已是华盖如云,仨人都合抱不过来。
焦桐一甲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每天守护一树澄碧的守树人,传了一代又一代。周围的泡桐林也繁育出了二代、三代、四代。每年都有大批参观者来到这里聆听焦裕禄的故事。
温暖的冬日里,肃立焦桐树下,不禁想起新华社记者穆青当年在再访兰考时写下的箴言:一个焦裕禄不幸逝世了,成千上万个焦裕禄,必将不断涌现,不断成长。“我想这就是当代中国可以在全世界引以自豪的最大的特色。”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