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地工作,不受空间约束,而这些自由的工作者也有了一个特定的称呼——“数字游民”。浙江省安吉县抓住这一特性,开发自身乡村优势,吸引“数字游民”到乡村来居住、来发展。来看1月15日的“安吉青年入乡发展调研”——抓住新事物,发展新业态。
出生于1987年的陈丽莉是一名平面设计师,业务主要来自线上接单。自由的职业特性让她对工作地点有了更多元的选择,2023年5月,她带着可以移动的工作来到安吉余村生活。
浙江安吉县余村新村民 陈丽莉:我现在住的是双人间,大概是(每月)1000元多一点,房租还挺便宜的,可以减少很多成本。相对城市来说,我之前在杭州租房,但是租房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像陈丽莉一样,随着“数字游民”越来越多,安吉把乡村的闲置房屋、闲置空间充分利用起来,改造成为“数字游民公社”。
浙江安吉县余村数字游民公社负责人 许菘:对于乡村来讲,(有)很多事实上被闲置下来的空间,有一大堆的房子是没有人用的,而另一边,对于“数字游民”的生活形态,在城市当中他的生活成本可能要更高,而到乡村能够有更低的生活基本开销,那么就变成了一个更好的生活。
许菘给“数字游民”打造了一个住宿、生活、办公等多功能一体的乡村社区空间。
除了自由的空间,数字游民公社还有自由的来去时间。宿舍的最短租期被设定为7天,而这样的设定给了更多人在乡村尝试、体验的机会。安吉余村的数字游民公社开放半年多,到这里的“数字游民”已经有400多人,平均年龄28岁,平均停留时间达到了58天。更让大家欣喜的是,已经有“游民”开始转化成“村民”。
作为第一批入住安吉的“数字游民”中的一员,陈丽莉就决定留在余村创业。在数字游民公社旁,她开了一家向往已久的咖啡店。
浙江安吉县余村新村民 陈丽莉:我做这个咖啡店也是想要探索更多的方向,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除了要不要在乡村生活,我觉得可以思考很多,不管是个人成长、人生方向,或者是价值观上面的一些东西。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