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青岛3月21日电 题:这些数字告诉你,2023年全民健身成效几何
新华社记者吴俊宽、张武岳
2024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21日在山东青岛召开。为期一天半的会议日程安排了工作报告、交流发言、实地观摩、分组讨论等环节,其中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丁东在工作报告中介绍了2023年全国群体工作的相关情况,一组组扎实的数据反映了过去一年中全民健身工作取得的成效和进展。
扩大健身设施供给 缓解“健身去哪儿”难题
据介绍,2023年国家体育总局下达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转移支付支持地方建设小型健身中心、小型体育公园、群众滑冰场、县级多功能运动场,以及维修、改造、更新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健身器材等项目共计6303个。下达2023年中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实施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乡镇/街道项目,支持全国1000个没有配建全民健身场地器材的乡镇/街道补齐短板。支持地方启动283个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小型体育综合体)、公共体育场中标准田径跑道和标准足球场地、社会足球场等项目的实施工作。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459.2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40.7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近2.89平方米,提前实现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2.6平方米的人均场地面积目标。
此外,国家体育总局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扎实推进“国球进公园”“国球进社区”活动。截至2023年底,已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近8500个老旧小区、3800个城市公园新增乒乓球台在内的各类健身设施近75000个。
针对已建成的健身场地设施,国家体育总局多措并举提升场馆开放服务水平。2023年补助2491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覆盖到全国近1400个县级行政区域,据统计,这些场馆核心区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场地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受益人次超过4亿。
加大赛事活动供给 满足多元健身需求
在过去的一年中,“村BA”“村超”“村排”“龙舟”等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火热出圈。据统计,2023年通过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上传的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达24.6万个,活动参与人数超7183万。
围绕元旦、全民健身日、农民丰收节、重阳节等节点,国家体育总局共开展元旦新年登高、“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纪念“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等八个全国性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活动参与人群广泛,覆盖全年四季,形成全区域、全季节、全人群参与的良好态势。
国家体育总局努力搭建群众展示健身成果的国家平台,在去年举办了第十四届全运会未完赛群众赛事和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群众比赛,完成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相关准备工作,举办了2023年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截至2023年底,累计上线190余个赛事活动,直接参赛人数达2198万余人,参赛证书发放超过1731万份。
此外,以“三大球”和冰雪运动为抓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三大球”群众赛事情况摸底调研,完成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推荐工作,进一步带动基层“三大球”普及发展。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以品牌活动为引领,推动冰雪运动“四季拓展”,不断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2023年大众冰雪季期间,全国各地组织开展各类群众冰雪赛事活动约2100项。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
在2023年,服务百姓健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活动常态化开展。截至去年底,全国累计培养公益类社会体育指导员320万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2.28名,提前达成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的目标。此外,去年全国启动“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全年为2万多个行政村培养了超5万名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此外,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各项工作持续推进。据统计,2023年共发放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电子证书约36.4万份,全国累计参与人次40.2万人次,全国达标率达90.63%。全年中共选取全国15个省区市的105个站点开展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收集监测数据22.8万多条。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在2024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表示,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是中央和国家部委、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体育等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一代代群体工作者勤勉敬业、埋头苦干,一个个基层体育人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结果。
高志丹同时指出,对照体育强国建设赋予的重任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群众体育工作仍存在问题和短板,需要在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统筹区域发展、聚焦重点人群、搭建人民群众体育舞台四个方面“下功夫”,要牢固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高度自觉、矢志不渝地坚守群众体育履职之要,让体育发展成果真正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