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制作:方金洋
新华社天津6月3日电(记者宋瑞、徐思钰)沿着海河三岔河口西岸的张自忠路,来到天津古文化街,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一路可见高低错落、韵味十足的街面店铺,历史文化底蕴、现代时尚感与市井烟火气在此交织。
天津古文化街,又称“津门故里”,是天津最早的民俗、文化、商贸聚集地。穿行于长达600多米的主街上,中华老字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家林立。在新业态、新功能的滋养下,传统的老街“活起来”,引得来此“打卡”的人们三步一驻足。
游人在天津古文化街游览。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热闹喧嚷的老街上,有处店铺很是显眼,黑漆金字的木制牌匾上写着店名“杨柳青画店”。走进其中,一张巨幅杨柳青木版年画经典作品“年画娃娃”占据“C位”。环顾四周,潮流T恤、立体画摆件、冰箱贴等各类创意产品琳琅满目。
杨柳青木版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这里经营多年的杨柳青画店,既坚守传统年画市场,也开发出一批融入了杨柳青年画经典元素的文创产品,将传统艺术赋予新生命。
“近年来,门店的年画销售额与文创产品销售额均有所提升。”位于古文化街的杨柳青画店经理杨凯说,“我们把杨柳青年画的元素提取出来,以文创产品为载体‘上新’,获得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经数十年抢救性保护,天津杨柳青画社收集到6000多块古版、2万多张年画。“这些古版、古画需要被开发出来重新适应新市场,我们每季度都会根据馆藏更新产品,让年画不仅是‘过年的画’,延续年画的‘寿命’。”杨凯说。
游人在天津古文化街游览。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位于杨柳青画店对面的津药达仁堂同样在“活化”中找到了自信。今年初,该店进行升级改造,成为集中医药文化展览、非遗技艺展示、产品体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展馆,让游客在此更好了解中药的价值。
拾级而上,一缕中药和咖啡混合的幽香扑面而来。“梅半含霜”“采菊东篱”“紫苏梅饮”……各色咖啡、茶饮富有诗意的名字引得人想一探究竟。橱柜里,“桂花扇”“招财进宝”“花开富贵”等国风甜品也吸引不少游客到此寻味。
“我们将茯苓、五味子、肉桂、枸杞等多味中药融入咖啡、茶饮和甜点中,打造了‘跨界融合’的创新产品。”津药达仁堂健康生活馆馆长李莉说。馆里根据季节推出应季新品,前来“探新”的消费者非常多。
这是天津古文化街的津药达仁堂内一景。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踏上主街的石板路,茶汤、熟梨糕等特色食品小铺里香飘四溢,吆喝声不绝于耳。走进“中华老字号”企业桂发祥和果仁张两家老品牌携手打造的“联合店铺”,各色体型小巧便于携带的小麻花、益糖和高纤麻花、多种口味的瓜子和果仁包装精美、琳琅满目。
“顾客可以一站式购买不同品牌的年货产品。”果仁张古文化街店店长孙卓说,“随着时代变迁,我们的产品不断创新,以适应老百姓的口味。现在光顾店铺的年轻顾客越来越多。”
泥人张、耳朵眼炸糕等老字号店铺游客盈门;老美华、津门蔡氏贡掸等津韵非遗人气满满……漫步古文化街,昔日的漕运码头,如今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管委会副主任王莹介绍,近年来,古文化街景区年最高游客接待量达1300万人次。今年“五一”假期,景区单日客流量达到创纪录的29.4万人次。
“这条老街承载着天津的文化记忆,充分展示了‘老城津韵’的底色。”天津市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敬说,如今,景区将传统民俗韵味叠加新文旅元素,打造了一系列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满足了游客多元化休闲消费的需求,让古文化街成为游客了解天津民俗、感受天津民风、体验天津生活的绝佳之地。
策划:于卫亚、邵香云
记者:宋瑞、徐思钰
编辑:闫建华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天津分社
联合出品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