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交水费方便了。”近日,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高寺镇石堰村,面对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村民舒永红竖起了大拇指。舒永红告诉记者,当地群众所用的自来水都来自中天水厂,不在高寺镇辖区内。以前,水厂每月固定在17日到高寺镇场镇上设点收水费,错过这一天,就必须辗转搭车去水厂自行交费。“我们都上了年纪,跑不动啦。”舒永红说。
直到一次赶集日,舒永红见镇纪委在摆摊接访,便上前反映了这个问题。
2024年以来,乐至县纪委监委深入开展“有事找纪检·我们帮您办”活动,多渠道、全方位收集问题诉求、摸排线索深挖问题。乐至各乡镇都有赶集的习惯,群众会在赶集日集中到场镇购物。在赶集日摆摊接访,成为乐至纪检监察系统的一大创新。
在赶集日接访活动中,高寺镇纪委陆续接到多名群众反映自来水交费难题,随即深入用水户,针对性地开展走访核实。高寺镇纪委书记贺婷说,农村留守老人多,水费难交的问题反映强烈。
摸清情况后,高寺镇纪委随即将问题上报乐至县纪委监委,请求协调解决。县纪委监委迅速组织高寺镇党委、县水务局、乐至县清源水务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专题会商,提出增加固定收费点、增加收费天数、抄表员代缴、预存代扣等解决方案。
“我退休后就住在高寺镇场镇上,现在水厂返聘我担任收费员,负责本镇的水费收费工作。”中天水厂退休职工李杨英说,每逢赶集日,自己都驻点收费,其他时候,群众也能随时打电话交费。
在“有事找纪检·我们帮您办”活动中,乐至县纪委监委还着力用好大数据,探索建立基层治理大数据智慧监督平台,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打破部门壁垒,实行“纪检监察+大信访+12345”协同工作模式,从信访、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中心等平台梳理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线索。
针对“网上”“热线”以及线下“赶集日接访”“坝坝会问廉”等渠道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乐至县纪检监察干部迈开“铁脚板”,开展走访调查,核实之后协调相关部门,推动解决问题。
“‘爱心零工驿站’建起来了,我参加培训后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还能照顾家庭。”乐至“叫师傅”家政公司员工吴红家说。
“提灌站修好后,稻田灌溉不缺水了。”石佛镇金山寺村村民张家才说。
截至目前,乐至县纪委监委发出问题交办函18份,召开调度会6次,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一线,推动解决河道污染、电压不稳、村务不公开、征地补偿分配争议等问题3200多个。(本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