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国内 > 正文

伴随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遍地开花,网络空间正变得空前“热闹多元”。

借助多模态生成能力,AI能将文字、图像、视频相互转换。一键“文生图”“图生视频”,极大降低了创作门槛,颠覆性地重构了内容生产逻辑。

2024年2月,中国首部全流程AI制作的国风动画《补天》预告片发布,其画面细节与叙事流畅度让不少人称赞,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依托AI大模型“央视听媒体大模型”实现的突破。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将AI生成工具内置,更多天马行空的灵感顺畅落地,更多普通人享受到内容创作的快乐。

AI工具让平台内容生产效率和用户活跃度增加,但同质化内容和虚假信息等问题也如影随形。

一方面,AIGC技术的迭代既让内容创作更“丝滑”,又让虚假内容变得更易生成、更难分辨。有些人不了解“AI幻觉”的特性,错将AI生成的错误信息当作事实进行传播,造成广泛误解;还有人为了挑动情绪、博人眼球、获取流量,有意使用AI创作虚假内容,混淆视听,危害舆论环境。还有部分平台为追求流量,默许AI生成的虚假、低质乃至侵权内容传播。曾有平台未经授权,使用用户形象生成争议图片,最终被诉至法院。

另一方面,AIGC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创作者得以从贯通古今、跨越四海的作品中汲取灵感,但也带来版权争议,挤压优质原创内容的生存空间。2024年6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全国首例AI绘画侵权案,四名插画师指控某AI软件未经许可使用其作品训练模型。虽然法院尚未最终判决,但可以看出,海量训练素材的权属模糊,导致部分原创作者不仅没有获得报酬或者署名,反而面临收入减少和侵权困扰。

因此,想要真正让AI给网络内容生态带来积极影响,互联网平台、政府机构、媒体、公众必须加强协同,构建“法律—技术—伦理—行业”的四维治理框架。

在法治建设方面,AIGC的标识义务与侵权责任需进一步明确。2024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就已迈出关键一步。

在技术制衡方面,互联网平台应积极探索“用AI治理AI”,增强机器识别能力。在AI技术无法处理复杂情况的当下,也要提升人工审核的效能,培养医疗、健康、财经等领域的专业审核人员,加大对AI生成内容的审核与处罚力度。

在伦理秩序方面,应建立平台、创作者、用户的版权保护机制。平台需要做好技术的“守门员”,加强跨平台版权保护合作。开展同质化专项治理,对抄袭、洗稿等采取“零容忍”处理,为原创作者提供更完善、便捷的维权通路。

在公众参与方面,平台应与媒体、政府机构携手,加强对网民的数字化教育,尤其是辟谣教育。正如部分平台推出的“辟谣小课堂”公益活动,揭露AI诈骗套路,讲解AI反诈知识。

说到底,AI大模型本身是中立的,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人类如何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内容的生产与流动,想要充分释放其潜能,就必须坚守“内容为本、人文为魂”,既“用好”AI,发挥其多模态内容快速生产的优势,也“管好”AI,遏制技术发展成熟进程中产生的种种乱象,警惕生成式大模型技术对网络内容生态的负面影响。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陆洪磊)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方琳
5650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内蒙古教育系统24支合唱团齐声歌唱礼赞百年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