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3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在全国层面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为涉企收费行为划定了明确的边界。
给企业一个“明白账”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3月31日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牛育斌介绍,《指导意见》提出了七方面重点任务,主要包括:
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通过制定清单给企业一个“明白账”;完善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工作机制,加强对新出台涉企收费政策合法性、公平性以及社会预期影响等方面的评估审核,对存量政策开展专项整治;加强涉企收费政策常态化宣传解读,让政策走进企业、让企业会用政策;健全涉企收费跟踪监测制度,对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健全涉企收费问题线索收集和处理机制,让企业发现问题有地方说,说了有人管;加强相关领域收费规范,对中介服务、行业协会商会、自然垄断环节企业等乱收费问题多发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清理违规事项、规范收费行为;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为监管提供法律保障,让违规收费无处遁形。
《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在全国层面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要求目录清单全覆盖,凡是清单之外的收费项目,一律不得收取,为涉企收费行为划定了明确的边界。同时,《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目录清单中要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水平等基本信息。牛育斌表示,这将确保企业能够清晰理解每一个收费项目的具体情况,一目了然地知晓自己应缴纳的费用,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违规收费行为,让企业明明白白缴费。
为把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落实好、把清单作用发挥好,牛育斌说,将全面梳理收费项目,制定统一清单格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将督促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开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并同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各地区、各部门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确保“一张网”落到实处
《指导意见》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实行目录清单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此,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郭垂平表示,财政部已在门户网站公布了全国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一张网”,查询更方便、格式更统一、信息更丰富。下一步,将指导地方更新完善“一张网”,加强“一张网”落实情况的监督,确保“一张网”落到实处,目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
郭垂平说,为巩固涉企收费治理成果,财政部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检查。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落实延续实施文化事业建设费优惠政策等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优惠政策。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单制度的管理,实现对中央和地方收费基金项目的全覆盖。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优惠政策监督检查,确保降费减负政策红利扎扎实实落到经营主体。
涉企保证金也是涉企收费事项的重要内容。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王文远说,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规范管理工作,每年动态调整目录清单内容,推动相关部门减轻企业保证金负担,扩大保函(保险)替代现金保证金范围。建立健全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强化对涉企保证金违规行为的查处和问责,通报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
从源头防止违法违规收费
牛育斌介绍,《指导意见》主要有三方面特点。一是全链条治理,重点任务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二是源头治理,针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违规收费多发领域,规范行业管理,推进行业改革,同时完善涉企收费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三是协同治理,在健全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惩治违规收费行为等重点任务中,注重强化部门协同,形成监管合力。
其中,开展涉企收费政策措施评估审核是从源头防止违法违规收费问题产生的重要手段。《指导意见》明确,完善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工作机制。“市场监管总局目前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审查的范围、标准、规则、程序等,下一步拟从存量政策清理和增量政策审查两个方面,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副局长韩利说。
涉企收费涉及部门多、领域广、问题复杂,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强化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牛育斌说,有关部门将及时进行部门会商,共同分析研判涉企收费形势,评估政策执行效果。同时,对目录清单建立、收费政策评估审核等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和完成时限,加强调度指导,并对发现的问题强化部门联合惩戒。各地区、各部门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形成层层压实责任、层层抓好落实的工作局面。(本报记者 徐佩玉)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