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南京邮电大学以大力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为牵引,着眼志愿服务建设全局,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开创学雷锋工作新局面。同时,学校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工作项目化、规范化、品牌化,搭建优势载体平台,为志愿服务注入新时代文化内涵。
强化组织保障 激发志愿服务新动能
南京邮电大学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工作机制、培育服务队伍等有效举措,力促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发展。
以组织保障激发志愿服务新动能。学校成立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设置党委领导的志愿服务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志愿服务列入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方案和党委议事范畴。为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工作动员力,南京邮电大学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级联动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成立了“青柚”志愿服务总队和院级志愿服务分队,先后注册设立校院级志愿公益类社团23个,聘请校团委志愿服务干部59人。
以体制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学校制定了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志愿者注册登记、活动记录、嘉许回馈等工作制度。另一方面,建立志愿服务维权投诉渠道,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学校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考核指标体系,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做好志愿服务监督和反馈工作,推动志愿服务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以队伍建设实现志愿服务高效能。聚焦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学校依托智慧学工等网络平台,推动全体学生成为注册志愿者,学校已有注册志愿者1.7万余人。同时,以学校相关学科专业为支撑,聘请专业教师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以所学专业或专业特色为基础的志愿服务团队36支,参与志愿服务管理、教学或指导的教师28人。
发挥特色优势 提升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
连续11年举办“邮梦八秩,橙意暖蜀”冬季义卖活动,助力四川省大竹学子们成长成才;开展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遴选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等典型案例,展示志愿服务项目成果和青年志愿者良好形象;15000余名师生奔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在南邮,一个个志愿服务项目逐渐形成特色,产生越来越大的品牌影响力。
践行“志愿在心 奉献在行”这一宗旨,成立15年的南京邮电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组织结出累累硕果:形成时光胶囊、绿色校园行等校级品牌志愿者服务项目17个,同时孵化研究生支教团、“邮梦”青柚助学志愿服务队、“邮青春 邮梦想”助力基层社区治理志愿服务队3支重点团队。
聚焦区域特色社区志愿服务,学校依托校地合作平台,立足专业特色资源,探索出“社会治理+志愿服务”工作新模式,形成与社区合作的志愿服务项目64个。学校21个院系团组织结对鼓楼区3个街道团(工)委,开展“长期、常态、深度”融合共建。
从点上突破,到线上布局,再到面上推进,南京邮电大学志愿者服务团队经历了从有到优、突破成势的转变,“一院一品”工作格局渐次成型。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青年志愿者前往明心幼儿园开展关爱特殊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为自闭症儿童送去关爱;现代邮政学院青年志愿者前往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安乐村社区,开展清扫河道两侧卫生、规整社区杂乱单车等活动;应用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多家单位,为街道居民提供便民服务等。
顺应发展趋势 强化志愿服务管理效能
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让雷锋精神融入志愿服务绽放新的光彩?纵向上,注重搭建完整高效、协作互补的平台载体;横向上,突出延伸多元融合、联动发展的文化体系。
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南京邮电大学积极搭建“智慧学工”信息平台,建立工作数据库,推动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管理的精细化。2022学年度,全校通过智慧学工系统志愿服务模块累计注册志愿者17646人,累计服务时长超414781小时,注册志愿者人均志愿服务时长23.51小时。目前,学校正积极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着力提升志愿服务管理效能和工作效果。
此外,学校积极组建专业培训导师团队,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类别量身定制专业课程,“通识+专业”“理论+实践”“集中+分散”“线上+线下”四个模式相结合,实现志愿者上岗前100%培训。学校举办校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志愿服务嘉年华活动,遴选培育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开展“雷锋式”团支部创建活动,强化对二级团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力度,全力培育更多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为了将志愿服务文化理念厚植于心,南京邮电大学利用学雷锋纪念日、国际志愿者日等,以党(团)支部为单位开展志愿服务主题党(团)日活动,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同时有效利用多元化新媒体平台,探索志愿服务与青年需求相结合的新媒体文化产品和实体文创产品供给新路径,有效展示学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品牌项目。(文/闻友龙、秦昌建)
(供稿来源:南京邮电大学)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