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只是一场考试,更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新时代的高考要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基本立足点,坚持回归育人本位、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引领高中育人方式变革,避免死记硬背与机械“刷题”的教与学的方式。
熟未必生巧:
机械“刷题”可休矣
“刷题”是指缺乏针对性的“题海战术”与重复性做题现象。“刷题”背后存在着双层逻辑:一是期待在考试中能够遇到相同或相似题目;二是通过大量重复练习以实现熟能生巧的目的。随着高考命题越来越开放、灵活,师生也很少期望能“刷”到相似题目,却依旧坚信熟能生巧,以为多“刷题”,就能熟悉解题的技巧,提高成绩。
笔者看来,“熟能生巧”在这里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一方面,通过适当练习,能够深化学生对学科基础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掌握。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课后针对所学内容做些练习题,也非常有必要。另一方面,凡事要有度,过犹不及,缺乏针对性地大量机械“刷题”,并不能促进学生的信息识别与加工、独立思考、逻辑推理、问题解决、敢于质疑、元认知等高阶能力与创新思维发展。
“刷题”的主要作用在于掌握解题方法和识别问题模式,而非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量的机械“刷题”还可能导致思维定式。如,学生在考试中遇到某一题目,首先搜寻以往做过的某些题型与解题思路,以求匹配,倾向于用固有的方式方法进行解题。当前,高考基于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命题更加关注核心知识的考查,注重创设丰富的试题情境、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力求打破试题固化,杜绝机械“刷题”现象。如,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上强化了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教育强调的不再是“知识的简单迁移”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将现实情景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
破解死记硬背与机械“刷题”,关键在于高考命题的创新。那种缺乏真实情境、缺乏创新与灵活性的试题,必然会导致师生机械“刷题”的“题海战术”。当试题越来越开放、灵活,彰显创新性时,机械“刷题”很难“刷”出高分来。这样一来,“刷题”就可休矣。
素养立意:
考试命题更加开放灵活
为扭转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充分发挥高考命题育人导向,高考命题强化了能力立意与素养立意,深化对基础性知识、创新性思维、应用性能力的考查,增强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情境性与创新性。
首先,改变知识本位,彰显了考试内容的全面性。近几年来,高考命题由“学科知识”考查逐渐转变为“核心素养”考查,在命题中全面体现德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等内容。围绕课程标准,全面考查学生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并强调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考查其具体应用能力。
其次,命题灵活多样,彰显了考试内容的开放性。近年来,高考试题越发灵活、情境凸显综合、材料更加丰富、解题思路也越来越多样,力求不考死记硬背、不出偏题怪题,强调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创造性地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
再次,创设真实情景,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近年来,高考逐渐扭转“题海战术”式的机械“刷题”,从关注“解题能力”到重视“解决问题能力”,强调在现实情境中解决社会、生活、学科中的真实问题。高考试题更强调围绕学生熟悉的国家重大主题、社会热点问题、日常生活等展开,创设个体情境、学科情境和社会情境,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把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由于高考命题彰显出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死记硬背与机械“刷题”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就难以发挥作用,必然要求高中育人方式的变革,否则无法适应新高考的变化。
教考衔接:
引领中小学育人方式变革
高考改革倒逼基础教育改革,促使教学回归课程标准。考试评价要充分发挥对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育人风向标作用,坚持教考衔接,“教—学—评”一体化,通过高考命题的变化引领教学回归育人本位,推动高中育人方式变革,重构教育教学生态。
首先,在教育教学目的方面,要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旨归。扭转应试教育现象,引导教师把教学重点从总结解题技巧转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把教学的精力放在课程的重点内容、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等方面,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其次,在教育教学内容方面,要以高中课程标准为标准,应教尽教。扭转“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的状况,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校园体育、艺术、阅读、写作、演讲、科技创新等社团活动。
再次,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要有序实施分科分层选课走班模式。改变简单以入学年龄为标准的班级编排模式,依据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推行选课走班制,强化学生学习兴趣、需要与教学资源的匹配性,由“齐步走”向“个性化”转变,提供适合的教育。
最后,在教育教学方式方面,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注重加强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同时,还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
面对新高考,需要转变应试思维,引导学生减少死记硬背与机械“刷题”的学习方式,引导教师转变育人方式,依据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落脚点。
(作者:胡金木,系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