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第二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日前在南开大学举行,专家学者围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研讨。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希望大家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对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勇担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正确理解、精准阐释和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本质要求,进而有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与传播,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阐释新局面,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做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王伟光,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丰子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在论坛上作了主旨报告。
王伟光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文明新形态,要做好中国式现代化这篇大文章。陈雨露指出,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建立原创独有的概念体系、持续推动理论和方法创新,建构面向世界、自信自强的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郑新立在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成果,其理论与实践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发展,开创了落后的农业大国依靠社会主义制度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光辉范例。
丰子义谈到,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中国国情和世界文明发展普遍规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能动创造与能动选择的统一,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一个新的选择和发展方向。李林认为,要把握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新特征,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新道路,建设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新体系,形成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大格局。张翼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问题直接影响现代化的进行。当前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要始终从我国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本次论坛还设有5场平行论坛,多维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深邃内涵和本质要求。
据悉,本次论坛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主办,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协办。(孙竞、实习生张婉柔)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