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9月23日,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本次工博会共有国内外87所高校参展,高校展区展示面积约8600平方米,展区面积和参展高校数量均创历史新高。高校展区坐落于九大专业展区之一——科技创新展区,凸显高校作为人才和创新资源集中地的优势,吸引全国乃至全球高校展出最新最强的科研成果。
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
本届工博会高校展区共815项参展项目,集中展示了高校创新科技成果,体现了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担当作为。
西北工业大学的“高端工业仿真软件”瞄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重点工程需求,核心产品在实现自主可控的同时,关键参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欧美国家在高端制造行业的工业仿真软件领域占据了市场主导。”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西北工业大学科研团队经过数十年攻关和大胆创新,开发出了十余款完全国产自研的工业仿真软件。其中的核心产品流体仿真系统,应用在航空发动机的流体分析设计上,可大大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包裹在飞机骨架外部的蒙皮,是决定飞机疲劳寿命的主承载零件。国产大飞机能够自主生产精度如此之高的关键部件,离不开一项关键国产设备的诞生。
由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王宇晗牵头,与多家企业共同完成的“航空航天大型曲面蒙皮/箱底双五轴镜像铣削技术与装备”项目,解决了飞机、火箭超大超薄曲面精密加工难题,为国产大飞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登月舱等解决了关键零件的工艺瓶颈。
“航空大型曲面蒙皮就是飞机的‘皮肤’。”王宇晗团队成员陈昊说,在航空航天领域,有“一克重量、一克黄金”的说法。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要使材料尽量轻,在国产大飞机上,蒙皮已采用轻量化高强度的铝锂合金新材料,最薄处仅和鸡蛋壳差不多厚度。
镜像铣削技术及装备的突破,有力支撑了我国大飞机和空间探索事业的发展,对中国制造走向高端意义重大。
创新赋能美好生活
近年来,随着登山、骑行、徒步等户外运动的热度持续高涨,以舒适软弹特性著称的PBT纤维面料被各大运动休闲品牌青睐。PBT纤维具有良好舒适性,手感柔软,弹性较好,特别适用于制作游泳衣、训练服、体操服等高弹性纺织品,是目前国际市场流行的高端纺织面料。
但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制造PBT时要先将聚合物切成粒子,再将粒子拉丝成纤维,这种切片纺工艺能耗大,流程长,使得原料成本很高。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华平研究员科研团队通过对工艺、装备集成创新,使我国率先在国际上实现PBT纤维熔体直纺。
“熔体直纺就是聚合物以熔体形式用管道输送到纺丝加工车间,直接纺成纤维,不再需要中间切成粒子的环节。”王华平团队成员、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副研究员吉鹏告诉记者,PBT熔体直纺工艺,相对切片纺工艺综合能耗下降了45%,中间的切粒、干燥等工艺流程减少,纤维的品质也更好了。
目前,世界首条万吨级高品质熔体直纺PBT纤维生产线已经在江苏无锡投产,未来更多国人的运动服装将会用上中国人自己纺成的PBT纤维。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消费掉3000万吨食用油,其中三分之一依赖进口,总消费量巨大。由于目前国内没有食用油快检方法、标准和设备,市场上的食用油品质不一,造假行为难以杜绝。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姚叶锋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将先进的磁共振技术应用于食用油品质快检,创新研发出一套可以“提取”食用油的磁共振“指纹”,进而实现食用油品质快速检测的磁共振快检系统。
“基于现有检测技术,每个样品检测常常需要5至7个工作日,而利用磁共振快检系统,每个样品检测时间不到10分钟。”姚叶锋说。目前,这种迅捷检测方法不仅可用于检测食用油,还可以用于快速检测蜂蜜、牛奶,甚至雪花牛肉等肉类食品。
科技助力健康中国
9月19日工博会开幕当天,由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参与研发的“Xinsorb生物可吸收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一举夺得今年工博会CIIF大奖。
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采用完全可降解聚乳酸(PLLA)作为支架基体材料,在血管完成重构后被机体吸收代谢,避免了金属支架永久残留体内带来的远期风险。葛均波院士团队成员沈雳介绍。
内镜检查是发现胃肠癌最常用的工具,但也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经常会因内镜医师的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检查质量。
在武汉大学展台,记者看到一款人工智能“内镜精灵”。在检查消化道时,一旦发现胃溃疡、胃早癌、肠道腺瘤、息肉等病变,“内镜精灵”就会立即在病变处标识出来,帮助内镜医师更早、更多地发现胃肠道早癌和高风险的癌前病变,大大降低漏诊误诊率。
从服务国家战略到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再到服务衣食住行,高校科研覆盖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陆震表示,高校展区将通过技术推介和技术交易,把参展工博会作为推动高校产学研合作、实施产教融合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挥科学技术研究对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记者 任鹏 颜维琦)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