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复旦?如何做卓越而有趣的复旦人?日前,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给本科新生上开学第一堂思政课。课上,4000余名2023级复旦本科新生收到一份特殊的“答案”——《文化校历》。
从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大仪式,到“学科周”、博士生论坛等学术活动,再到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及各类群众性活动,这本不厚的小册子,以校历为载体,遴选复旦校园未来一年近400个学术和文化活动,按月份编排,每月都有主题和时令特色,全景式展现复旦这片育人沃土、学术沃土、文化沃土。
复旦为何要给新生送这本小册子?
今年5月,延续陈望道老校长倡导的“学术校庆”传统,复旦大学将原有的校庆学术文化周,延展为校庆学术文化月。从一周到一个月,连续31场学术盛宴,既传承了复旦的学术文化传统,也成为疫情后校园恢复生机活力和文化氛围的重要标志。
那么,学术讲座能不能从一个月到全年,从一个学院承办一次,到一个学院承办一周展示活动,形成“学科周”,并将之机制化、常态化、长效化?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党委6月启动《文化校历》建设,打造新时代高校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两个多月来,工作专班面向全校各单位、各部门征集了2023—2024学年608项活动,最终筛选保留下近400个规模较大、影响力较深、覆盖面较广的活动。目前纳入《文化校历》的活动主要有四类:学校重大仪式性活动、年度重要系列活动;致敬大师活动;学术活动;文化体育活动。活动有的是国际级的,有的是院系的,有的是学生自己主办的。这是复旦首次通过文化校历的形式集成全校各种文化活动,是一份贯穿全年的集成清单,一份多姿多彩的活动集锦,也是一扇展现复旦精神的文化窗口。
“我们主要有两个遴选标准:一是铸魂,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二是赋能,提升学生成才能力。”学工部部长艾竹说。作为“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复旦版的示范性引领性项目,“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这复旦大学20字育人理念,写入《文化校历》,也成为贯穿其中的一根主线。
《文化校历》的一大亮点是,从9月开始,每个月都将有若干“学科周”活动。未来一年,29场“学科周”将充分展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魅力。
通过首设“学科周”,复旦激励不同思想碰撞、不同学科交融、不同专业互动,共建学术共同体,培育创新沃土。
作为29场“学科周”中的首场,生物生态学学科周的学术讲座、博物馆开放日、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蓄势待发。“希望借此契机充分展现复旦生物生态学科风采,提升学科影响力,彰显文化软实力。”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陈浩明表示。
“没有校园文化的凝聚,一所大学只是散装的系科组合。理想的校历活动应体现学校的人文科学精神和师生的气质境界。”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期待《文化校历》开启新的复旦传统,逐渐建立一流的常设校历活动。
(记者 孟歆迪 颜维琦)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