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着力用“大思政”课程来培养青年、塑造青年。其中,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作为本科通识教育的课程,是开放给本科文理科学生共同选课的基础课程,也是进行思政建设的重点课程。
在大思政课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在中西互识中建立文化自信,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帮助学生提升思辨能力,如何让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与思政育人携手同行,成为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课程设计:提炼西方文化类课程的育人价值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专业课教学要深入梳理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在西方文化概论的思政课程设计中,也要深入挖掘文化课程中思政育人元素,把知识传递和育人结合起来,以夯实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客观理性的思辨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用中西互识的眼光,从而更好认识中国、读懂中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
对于具体课堂安排,首先,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思想素质,研究中西互识和思政育人的融合,提升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其次,教师要在讲授中让学生体会人类对知识和真理的不懈追求,提升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则,通过学习具体的哲学思潮或理论,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第四,通过对具体问题和案例的分析,教会学生如何透过文化的现象,理解发展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意识,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课程体系:探索“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新模式
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并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作业论文各环节。中传人文学院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探索建设“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课程体系。这是借鉴理工科的培养方式,以学习为主的课程体系。
大班授课时段,教师把相关知识、思想背景、问题和方法等几个层面的内容讲清楚;小班研讨时段,教师可专注于学生自主阅读课外拓展书籍、提出问题并讨论问题,再回到课堂上来反馈思考成果,形成大班和小班的有效协作和互动。
这种课程体系兼顾了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生反馈机制,能充分挖掘每个专题纵深层面的内容,真正把学生的学习效果落到实处,让他们基于中国国情开拓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增强其跨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同时,学院也组建以授课教师和辅助教学的研究生为一体的教学团队,以适应“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课程体系。
培养效果:创新教学和评价模式
就目前而言,在课程教学方面,大班授课的模式转变还有许多可创新的空间,比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数字化资源和智慧教学平台,建立课内外师生指导学习和交流的信息化互动平台;课堂上老师讲授与学生报告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的自主预习、研读资料、参与讲座等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
小班研讨也要能兼顾到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跨学科的思维碰撞和启发,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在课程评价方面,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改革,不可或缺的是对学生考核和评价模式的改革。
首先,学院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通过学生考勤、课堂报告、课堂互动、课外作业、研讨小组协作等方面的考核,全面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期末考核秉承开放性和挑战性的原则来命题,采取材料分析题的方式,重点考察学生视野的广度、学习的深度、知识运用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灵活度。
(作者孙凌钰,系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