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奖励那些暂时落后但坚忍不拔,仍然坚持为目标不断努力、追求进步的同学。”近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一名毕业生捐出3万元,在华西临床医学院设立“精进不休”奖学金,专门奖给“后进生”。与一般将奖学金授予品学兼优学生的做法不同,这个“精进不休”奖专门授予成绩排名在25%之后的同学,每年资助6名学生,每名学生奖励1000元。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设立“精进不休”奖学金,是对“后进生”群体的一次深情拥抱,它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绝对的胜者与败者,只有不断前行的探索者与奋斗者。也许,过去的努力没有在短时间内看到结果,但未来依旧值得期许与激励。
近年来,主张“以能力和努力程度来分配资源”的优绩主义从社会生活领域向教育领域蔓延,“择优录取”“能者多劳”的观念成为教育机制的一条内在逻辑,深深影响着社会的整体教育理念,也在教育机制的运行中不断被制度化。“慢”就意味着天赋有限,意味着无法获得更好资源。但无法常胜的焦虑其实不仅体现在所谓的“差学生”身上,更笼罩在“好学生”身上。更为吊诡的是,一元化的评价标准往往在教育这个漫长的过程结束后就改变了。一旦踏入社会,即便是优等生也开始感受到世界的参差。只遵循优绩主义导向,注重学术成绩和表现,忽视心理健康的养成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踏入社会后不免会产生心理落差。
当然,在历史进程中,优绩主义曾经对激发个体潜能、促进阶层流动等起到很大作用,并不完全应该作为被批判的对象。但给成功者以尊重,给普通人以尊严和鼓励,倡导并维护价值的多样性仍然是我们需要恪守的准则。
教育是一项特别需要坚持长期主义理念的事业。在优绩主义的影响下,很多学校、老师只把目光集中在头部的学生上,因为他们是能为提升学校升学率、名校率作出贡献的人。作为一名初中生的家长,笔者不止一次听到一些学校花大力气为优等生开学业上的“小灶”,对班级排名靠后的孩子放任自流,这样的做法难言公平,更缺少长远眼光。
“后进生”并非永远落后、无法进步,而是在学习、行为或心理等方面暂时处于劣势状态,因此也是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的学生群体。他们或许因为基础薄弱、方法不当、动力不足、环境不利等原因,暂时未能跟上集体的步伐,他们更需要有正反馈机制推动前进。诸如“精进不休”奖学金,或者是表扬、鼓励等,甚至仅仅是被看到,都能打破“后进生”学习被边缘化、努力被漠视的恶性循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进步。
(作者:章清,系媒体评论员)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