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南京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红色工业文化育人与大思政课建设交流会在南京理工大学举办。作为会议重要议程,与会嘉宾走进该校“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集中学习该校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协同上所做的探索与努力。
在南京理工大学“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内,一架按1:1比例制作的155毫米车载火炮模型引人注目。经过4年的精心设计和筹备磨砺,南京理工大学打造了一门具有南京理工大学特色的全校性国防特色通识教育课程。该课程以兵器科技知识普及为主线,涵盖一整套教学资源和示范成果。
同时,南京理工大学依托3000平方米的“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用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理论与实景结合的方式,打造了“实感、实操、实例”的三重沉浸式教育模式,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走近“大国重器”。
据悉,该课程由院士、总师主讲的领衔课程,科研一线专家主讲的主线课程和线上增效课程组成。在主线课程中,该校邀请50余位科研一线专家,围绕武器作战“探测—控制—发射—毁伤”四大环节,实地讲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手把手带领学生进行技术操作。学生可根据兴趣、专业,选择不同篇章进行学习。其中,今年的“自动控制篇”课程,选课的1086名学生来自22个不同学院。
为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各学科专业的内涵和知识图谱,课程建设团队精心设计了虚拟仿真系统。该校机械学院副教授陈红彬主讲的综合实践环节,是所有实践课程的前置环节。通过模拟操作系统,陈红彬在16米宽的150度曲面大屏上向学生展示作战全过程场景。声光电模拟的感观冲击、身临其境的实战体验,激发了学生对本专业之外相关知识的求知欲,帮助学生建立了学科交叉融合的认知框架。
如何在大学生中播下红色种子,将“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初心使命传承下去,南京理工大学结合自身特色,加强国防教育相关学科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连续20年组织师生走进军工单位开展“国防行”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据统计,近10年该校赴国防行业就业毕业生超过16000人。
“学校将始终牢记强国强军使命,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把准国防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国防教育新模式,引导和激励学生肩负起新的使命,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院士表示。
(记者 苏雁 杜倩 通讯员 杨钰婷 何子璐)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