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光学,研究的是光学领域的“龙卷风”。如何在不被干扰、不破坏“风眼”这一根本结构的前提下,有效地操纵并利用“龙卷风”,是光学领域科学家面对的一大难题。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宋清华副教授、李勃研究员,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周济院士联合国外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在拓扑光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提出一种实动量拓扑光子晶体的概念,揭示了无序中稳定拓扑的形成机制,并实现了光子晶体的有效信息编码。
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光学领域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未来有望用于大容量光通信研究,以及光子芯片、显示器件、激光等领域。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
“所谓‘奇点’,就像宇宙空间中的黑洞,或是龙卷风的风眼。”宋清华告诉记者,奇点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在光学概念中至关重要,“一些特殊光信息的传输和存储就靠这个稳定的奇点,没有奇点,就相当于龙卷风没有了风眼,这场龙卷风也就不复存在了。”
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利用超构表面或光子晶体产生奇点,并使其能够传输更多的信息。“但在传统设计中,在这个光学‘龙卷风’的涡旋里一旦掺入杂质,信息结构就会被破坏。”宋清华表示。
上述成果中,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特殊模式,这种拓扑共振模式对结构微扰具有免疫性,当结构发生微小变化时,由于奇点的拓扑保护作用,该共振模式不会受到影响,从而显著地提高了连续域束缚态奇点的稳定性。
团队主要成员秦昊烨介绍,以往研究往往致力于避免让“龙卷风”卷入杂质,这项创新性研究相当于实现了一种“神奇的涡旋”,“光学中的信息就好比龙卷风的涡旋卷入了许多树叶,而这些树叶并不会对其涡旋结构造成破坏,反而涡旋和树叶相互作用,进而增加了所传输的信息量”。
宋清华介绍,未来团队将持续探索,为拓扑光子学开辟更高维度的调控自由度,“这项成果有望应用于激光、高维量子态等领域,实现既能稳定传输、又含有高信息容量的激光通信”。 (记者邓晖)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