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 13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养教育实践创新引路人——北京市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发展工程(北京教育学院培养基地)结业展示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举行。
2023年,北京教育学院作为培训基地,承担了首期北京市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发展工程的培养任务。项目共开设8个名师工作室,1个名校长工作室;在全市范围内遴选20位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65位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作为培养对象。研修聚焦校长、教师创新能力与示范引领能力的提升,旨在帮助学员加深对教育的理解与认识,更新教育理念、厚植教育情怀,同时通过名师名校长示范引领作用,推进课改高质量落实和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两年的培养,项目于2024年12月完成全部培训任务,全体学员顺利结业并取得了预期的研修成果。
在名师示范课展示环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卢婧华、奚铭霞老师展示了《AI+心理:思考的快与慢》跨学科课程,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师张彦伶展示了《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再认识》课程。在教育实践创新交流环节,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分校校长王晨、通州区永顺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赵振颖分享了办学思想。在学术沙龙分享环节,大兴区德茂学校校长张英、延庆区千家店中心小学校长张建国、昌平区第一中学高中化学教师阎芬、呼家楼中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秦翠华围绕对教育创新的理解和做法进行互动交流。
据介绍,北京教育学院以工作室为载体,探索名师名校长培养和引领带动机制,通过名家引领、跨界学习、共读经典、课题共研、区域对话等方式,发挥名师名校长引领作用。各工作室推进“一人一案”的个性化指导方式、“一人一课题”研究引领模式,以课题研究为“圆心”,落实结构化的学科课程体系。多个工作室打破小学、初中、高中界限,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员对教学内容本质的深度交流。(孙竞、实习生高云晴)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