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如图)产生聚合物来储存营养。图片来源:英国《自然》网站
韩国科学技术院科学家通过对微生物进行基因工程改造,首次制备出类似尼龙的坚固且柔韧的生物塑料。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17日出版的《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
全球每年会产生约4亿吨不可降解的石油基塑料废物和微塑料,危及野生动物、人类和地球健康。尽管科学家已利用细菌生产出聚羟基烷酸酯(PHA)等聚酯,但在利用细菌生产服装鞋帽所需的尼龙类材料方面始终未能实现,其难点在于自然界缺乏合成此类聚合物的天然酶。
为攻克这一难题,研究团队此次修改了一系列细菌物种的酶编码基因,并将改造后的DNA环插入大肠杆菌体内。随后,这些“定制”基因成功表达出几种新型天然酶,而这些酶可连接分子链以产生出聚合物。
最终,团队得到了聚酯酰胺(PEA)生物塑料,其主要由聚酯和少量类似尼龙的酰胺键组成。测试结果表明,其中一种PEA的物理、热和机械性能与聚乙烯相当。聚乙烯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商用塑料之一。
团队表示,借助大型生物反应器,他们可扩大上述生产流程的规模。然而,这一“微生物工厂”的产业化之路仍面临诸多挑战。这些PEA聚合物体积庞大,无法穿过细胞壁,需要粉碎大肠杆菌才能将其释放出来。此外,在将产品加工成薄膜或颗粒之前,还需进行复杂的纯化过程。
目前,这种从微生物中提取出来的生物塑料成本高于石油衍生塑料。真正的尼龙需要100%的酰胺键,而他们得到的产品中酰胺键仅占少数。所以,借助细菌生产出真正的尼龙还需假以时日。(记者刘霞 张梦然)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