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教育 > 正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林龙大模型,标志着我国在智慧林草研究和应用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林草行业具有地域广阔、类型复杂、工作难度大等特点,亟须与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林草质量精准提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怀清介绍,林龙大模型具备五大优势:

通过行业文本知识多智能体技术,有效融合林草领域知识,弥补通用大模型在林草行业知识方面的缺陷,使大模型对林草领域复杂问题的理解能力提升60%以上;针对林草行业数据和业务特点,构建林草多模态数据的时空大模型,打破通用模型在时空数据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上的局限,使林草业务计算和处理能力提升50%以上;实现多模态大模型与专用小模型协同融合,降低开发成本,显著增强模型复用性、适用性和通用性,开发利用效率提升10倍以上;成功解决林草领域低资源条件下的多端兼容和国产化适配问题,摆脱林草行业大模型对高算力的依赖,提升模型易用性和普惠能力;实现行业自主产权的开放共享,具备强大扩展性,能支持功能更新迭代与产品的持续完善。

目前,林龙大模型已在行业文本处理、树种类型识别、表型参数提取、野生动物识别、病虫害监测、林火识别、生态系统评估、经营管理决策等8个应用场景落地。

“比如在‘三北’工程区,林龙大模型根据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可自动识别植被类型、分布、结构等,并以此开展工程区生态效益精准评估,利用数字孪生智能模拟与决策算法进行结构优化调整,为区域内提升林草植被质量提供决策方案,使决策效率提升5倍以上。”张怀清说,再比如,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林龙大模型可通过图像、视频、声纹等多模态数据融合,精准判断海南长臂猿的数量、位置。

据了解,林龙大模型对树种类型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3%,对林果品种、成熟度、品质等表型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0%,对野生动物类型、数量、姿态和行为等的识别精度在91%以上,对松材线虫病等病害的识别精度超过90%,对复杂背景下森林火灾、烟雾等灾害的识别精度超过92%,对归一化植被指数、产水量、土壤保持力、总初级生产力等关键生态参数的提取精度在85%以上。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8日 15 版)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方琳
5416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内蒙古:校园足球训练忙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