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在阅读中文图书。
卡利布(中间站立者)在“你好”中文学校和学生在一起。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文成为埃塞俄比亚青年打开机遇之门的“金钥匙”。中文也成为新兴的“刚需”语言,许多年轻人通过中文了解中国,爱上中国。
孙亮:从“功夫迷”到中企工程师
毕业于阿达玛科技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的Surafel Gashaw中文名叫孙亮,从小就是成龙、李连杰主演的功夫电影的铁杆粉丝,大学期间听说学习中文找工作容易,便来到孔子学院学习。
中国老师为了帮孙亮尽快入门,经常以单词卡片、游戏、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也会为他取得的进步精心准备小礼物。在短短两年内,孙亮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5级,并被一家在当地的中企录用,成了一名工程师。
在工作的3年多时间里,中方同事不但继续帮助他学习工作中遇到的中文,还带他进入工程技术世界。对他而言,中国公司更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2023年10月,中文能力出色的孙亮获得了赴浙江师范大学学习的奖学金。在中国学习期间,他惊叹于中国的高速发展,也阅读了很多与中国历史相关的书籍,对当代中国和中国文化有了深入了解。
如今,阅读中文报纸和浏览中文网站是孙亮的乐趣之一。他说,如果有机会再到中国,希望能通过相关社交平台介绍真实的中国,让非洲年轻人更深入认识中国。他还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建了“中埃Corner”视频号,用中文介绍埃塞俄比亚的文化、民俗、语言等,吸引了不少中国粉丝。
说到未来,孙亮希望能成为一名中文教师,以帮助更多的埃塞人学习中文。
卡利布:从留学生到中埃文化“摆渡人”
Kaleab Zelalem中文名是卡利布,2017年获得赴湖北师范大学学习的奖学金,从此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到中国之前,卡利布并未接触过中文。到中国学习之后,他很快成了一名中国文化的小迷弟。为了学习地道的中文,卡利布和公园里的晨练大爷、篮球场上的运动小伙、商场里的营业员交流。他还学唱中文歌,最喜欢的是《生僻字》《我的新衣》。
和中国人相处的过程中,卡利布感受到的是友好和温暖。刚到湖北黄石时,不会说中文的他坐错了公交车迷了路,只好指着学校照片向路人请教。让卡利布没想到的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陪他坐了好几站把他送回学校才离开。“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善良。”卡利布回忆道。
在湖北师范大学求学期间,得益于中文教师严格又亲切的教学风格,卡利布的中文提升很快,也和老师成了朋友。
2021年,卡利布学成回到埃塞俄比亚,发现很多埃塞人有学习中文的需求,便开办了“你好”中文学校。针对当地人的发音和学习习惯,开发了阿姆哈拉语和中文双语教材,在当地中文教育领域独树一帜,吸引了上百名学员。这些学员不仅有即将赴中国留学的学生,还有与中国有生意往来的商人等。此外,卡利布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教中国人学习阿姆哈拉语,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
卡利布的梦想是将来能开设一家中国文化中心,埃塞民众可以在那里体验中国文化,品尝中国美食。
语言是文明的载体,更是民心相通的桥梁。孙亮与卡利布的故事,正是中埃“软联通”的生动缩影。随着中文教育在埃塞俄比亚的“生根开花”,两国青年以语言为媒,共同书写着合作共赢的未来篇章。
(作者系埃塞俄比亚职业教育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