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车柯蒙)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统筹做好“六稳”工作,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2月13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同样是当前经济领域必须面对的一道考题。
对此,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兴波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何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及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企业也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疫情从供给端和需求端都对工业生产活动产生了比较显著的冲击。
刘兴波认为,从需求侧来看,一是国内市场受到影响,存在客户流失、市场萎缩风险。由于生产经营活动暂停,市场和企业需求下滑,可能导致企业陷入短期困难;二是国际贸易受到冲击,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企业延迟开工,也冲击了国际化布局的产业链上下游。
“从供给侧来看,各个产业链上游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原材料、零部件、产线备品备件等供给不足,限制了产业链下游企业的生产恢复。”刘兴波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时,除了指出疫情防控工作的紧要和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外,更指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
当前,工业企业短期困难虽然比较严峻,但作为国民经济“压舱石”,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对于疫中保障防控物资,疫后稳定经济和恢复国力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及对工业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刘兴波提出四方面建议来提高企业自身的“免疫力”:
推动智能制造广泛应用 部署柔性制造板块
智能制造,可以让制造企业具备柔性生产能力,能够快速实现产品迁移。例如,纺织品制造企业能够从普通纺织品快速转为生产目前应对疫情最需要的口罩,甚至其他制造类型的企业也能形成相应产能。同时,供应链的智能化和柔性化,也能有效改变制造企业单一强调“零库存”,而在关键核心零部件上造成产能“卡脖子”的问题。此外,智能制造的应用部署,能够最大化地解决劳动力的波动问题,更多的网端生产调配模式,配合智能化的生产环节,可以用最少的高技能产业者替代大规模人力,能有效对冲人工依赖的风险。
加快数字化转型 搭建远程服务平台
数字化转型必然要加快,而且要更加深入,包括工业互联网的导入、远程智能的应用、远程服务平台的搭建,以及一体化的控制中台等。
由于疫情限制了流动性,大量爆发增长的互联网服务会出现响应瓶颈,这正是企业对数字化技术的现实需求。只有那些有效部署了工业互联网系统的企业,才得以在大量出现远程协作任务管理、项目管理、工作流管理的时候,有效的连续工作能够得以保证。而远程办公、远程协同,以及远程服务的应用,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协作效率,保持生产与运营的效率,帮助企业更高效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波动。其中,尤其强调企业“数字化中台”的搭建,它能帮助企业各级领导全面掌握各类实时数据,准确决策和调度,同时,又能反向驱动企业的各个环节有效连接和协同。
关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新领域
疫情结束后,未来必将在生命科学、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领域形成机遇,制造业也需要在这几个领域内有所关注。
此次疫情防控的一项重要节点,就是病毒的检测和检测试剂盒的供给。相信后期国家必然加大研发各种病毒检测、抑制、疫苗和治疗的相关产能,不但直接产能会获取机会,包括配套的生产设备、耗材、配件的制造业,以及远程医疗和智慧医疗的生产也会迎来一轮机遇。
疫情期间,已推进多年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和智慧家居,还有很多是停留在表面的。例如,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快速、准确地定位、跟踪,还大量依靠行政力量、人工排检等传统手段,而物联网技术并没有发挥更大作用。这些需求,必然将会给相关企业的研发、生产和制造提供更大的机遇。
建立健全企业员工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工业企业应全面加强对企业员工健康安全和工作环境安全管理。
企业建立员工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既是日常工况下的必要,更是对抗重大突发事件的必然选择。它是通过企业自身或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应用现代医疗和信息技术从生理、心理角度对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评估,系统维护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降低医疗成本支出,提高企业整体生产效率的现代管理制度。尤其是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更是“企业+人”共同抗击重大风险、共渡难关的有效手段。此外,工作环境安全管理,也必然从单一的生产规范安全,提升到环境和健康安全体系的建设,由生产企业建立更安全的健康生产环境,既可改善员工职业病的发生率,更能保障复工生产企业避免疫情灾害的二次危害。相信这次疫情过去之后,很多企业会更加关注消毒、隔离、防护三位一体的健康环境建设。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