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翁牛特旗风电场。 本报记者 马建荃 摄
□记者 康丽娜
“目前一期建设的这6台风机正在给园区供电,随着园区各项目陆续投产,我们还将建设更多的风电机组,计划明年将建成超百台风电机组,届时可满足园区全部项目的供电需求。”
烈日下,远景科技集团零碳战略高级总监张元指着远处6台徐徐转动的风机自豪地说。张元介绍,按照现在的产能,远景在内蒙古各地的工厂一年可生产这样的风机2000-2500套。
在他身后几步远,远景动力电池制造基地车间内,首条10.5GWh储能和动力电池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一块块磷酸铁锂方壳电芯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按照规划,基地一期建成后总产能达20GWh,每年可为超过3万台电动重卡提供髙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还可为风光储应用提供超10GWh长寿命、高安全的储能电池,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题,大规模降低电力成本。
目前,远景在鄂尔多斯打造的现代能源装备零碳产业园已覆盖风机装备制造、电池生产、氢能制备及上下游产业链。不仅在鄂尔多斯,如今,远景已在内蒙古7个盟市布局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预计今明两年完成260亿元投资。
远景斥巨资在内蒙古布局风光氢储项目只是我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一个缩影。聚焦风光氢储四大产业集群,内蒙古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与其他产业耦合发展的步伐,从单一发电卖电向全产业链发展转变,从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
时值盛夏,万物竞秀,在北疆大地上,一批批新能源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激发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成为我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动注脚。
眼下,通辽市奈曼旗明阳智慧能源30万千瓦风电项目正在加紧推进。该项目预计9月30日并网发电,项目建成达产后,风电年平均上网3400小时以上,发电量13.9亿千瓦时,每年可为国家节约标准煤约34.24万吨。
同一时间,位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巴图塔村的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区,一片片整齐排列的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9亿千瓦时,可实现年产值约2.5亿元,实现税收约5000万元。
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自治区大力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项目建设,科学合理安排保障性并网新能源项目建设,高效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目前,全区第一批8个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装机规模共计2020万千瓦,已完成核准备案。第二批5个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装机规模共计1188万千瓦,项目清单已于近期下发。
“培育氢能、储能装备制造两个新增长极。”2021年底,自治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氢能、储能产业集群发展定下了发展目标。在目标引领下,我区氢能储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氢能方面,我区大力发展绿氢经济,推动绿氢和煤化工、冶金等行业耦合发展,构建绿氢制造、存储、运输、应用一体化产业链,促进氢能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立足工业副产氢资源富集优势,乌海市大力发展制氢、储氢、用氢等氢能源产业——建成投产全国首座民用液氢工厂、自治区首座加氢站,引进5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建成投产全球领先、国内首条赛思普30万吨/年氢基熔融还原高纯生铁生产线,建成投产海易通年产量1万组钛酸锂/磷酸铁锂电池组装线及2000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组装线……目前,该市已初步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氢能发展模式。
乌海只是我区着力打造的6大氢能产业基地之一。按照氢能发展规划,除了把乌海市打造为自治区工业副产氢生产基地,还将把鄂尔多斯打造为全国最大的绿氢生产输出基地和全国最大燃料电池重卡应用基地;呼和浩特打造为自治区氢能技术研发基地;包头打造为自治区燃料电池重卡生产基地;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阿拉善共同打造为蒙西氢能综合生产基地;通辽、赤峰、锡林郭勒共同打造为蒙东氢能综合生产基地。力争“十四五”期间,我区形成800台套以上制氢及工业副产氢提纯设备、40万吨以上储氢设备的生产能力。
储能方面,我区依托新能源、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对储能的需求,重点推动正负极关键材料,以及隔膜、电解液、逆变器等核心组件的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随着通辽市“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示范项目、乌兰察布市“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全区乃至全国形成大规模新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的商业示范,更多高质量的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储能项目落户我区。
4月底,内蒙古华景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3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开工仪式在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江苏产业园区举行。这个占地635亩的项目总投资135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大型储能电池等领域。
5月中旬,包头市达茂旗政府与内蒙古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共享储能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林洋新能源在达茂旗计划分期、分批建设2-5GWh共享储能项目,同时开发清洁能源供暖以及申报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这将为包头市储能产业发展添加新动能。
……
今天的项目投入,就是明天的效益产出,也是未来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一个个储能项目的竞相落地,我区储能产业发展全面提速。
驭“风”而上,逐“光”而行,“氢”装上阵……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脚步铿锵激越,未来可期。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