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四平市梨树县,农机在玉米田里作业。 新华社记者 张 楠摄 图②:四平市梨树县农户将玉米堆放在新购置的储粮装具顶部。 程禹然摄(人民视觉) 数据来源: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节粮减损工作,要求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粮食损耗浪费。中办、国办印发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引导农户科学储粮”“在东北地区推广农户节约简捷高效储粮装具,逐步解决‘地趴粮’问题”。
近几年,吉林部分地区农户庭院“地趴粮”问题较为突出。如何因地制宜解决这一问题?怎样建立科学储粮长效机制?在吉林省梨树县,记者进行了调研。
——编 者
“地趴粮”是广泛存在于我国一些地区的较为粗放的露天储粮方式,不仅储存效率低,遇到恶劣天气,“地趴粮”还容易生霉,影响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2021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要求逐步解决“地趴粮”问题。吉林在整治“地趴粮”问题上曾经取得较大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地区一度出现反弹。2021年底,吉林省制定印发《关于解决“地趴粮”问题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节粮减损行动,推进“地趴粮”整治取得实效。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当地推进庭院立体储粮、建设集中储粮点、完善粮食产后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县“地趴粮”数量比上年同期减少99.5%。
从“看天卖粮”到“看价卖粮”
窗外是一片银白,梨树县兴达农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铁军在家中却没闲着。“种子、化肥这些农资价格咋样?我们合作社今年打算多包点地,这不寻思得提前准备准备。”电话里,姜铁军正与供应商沟通着农资情况,为春耕做准备。姜铁军的合作社在梨树县喇嘛甸镇包了将近1000亩地,去年收获130多万斤玉米。春种秋收,玉米是姜铁军一年中最关注的事。
“过去收了玉米,就往地上一搁,直接‘地趴’,省事但不省心。天天都担心下雪给捂坏了,每年都是趁大雪降临前赶紧卖掉。”姜铁军解释:“地趴粮”通风不畅,遇到异常雨雪天气或气温反复的情况,粮堆底部的玉米穗极易生霉,存在坏粮风险。
“2021年10月底刚收完玉米,正是价低的时候,结果11月初就下大暴雪。雪融化后,一些接触地面的玉米已经发黑了,我们怕遭受更大的损失,只能抓紧卖了。”回想起那场大雪带来的损失,姜铁军至今仍有些心痛。
“现在不担心了,这个冬天虽然下了好几场大雪,玉米基本没受影响。”姜铁军带着记者来到合作社,平地上整齐排列着3列数十米长的钢结构储粮装具,满满堆着玉米,顶部已覆上一层厚厚的积雪。“这是玉米的‘新家’,立体储粮仓,我们叫它‘玉米楼子’。”
粮食从“趴”下去到“站”起来,为何有着显著差异?
“立体储粮仓离地、通风、防潮,底部的粮食不直接与泥土接触。玉米‘站’起来后,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小,霉变风险小,损失自然减少了。这种形式也有利于自然通风,以便储存,玉米放到来年春天,品质都不会受太大影响。”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仓储管理处处长冯锡仲介绍。
“过去,怕粮食坏了不敢久存,元旦前肯定全卖完了。现在不着急,我们从‘看天卖粮’变成‘看价卖粮’了。”姜铁军盘算着今年的收益:“像我们这类种粮多的,就算每斤收购价高出几厘钱,收入都能多不少呢。”
冯锡仲介绍,2022年,吉林省通过推进庭院立体储粮、建设集中储粮点、完善粮食产后服务等措施开展“地趴粮”整治,有效减少粮食损失。截至2022年11月底,吉林省农户立体储粮率达90.5%,其中,省内西部“地趴粮”问题突出的14个重点县、市立体储粮率达80.8%;其他县、市立体储粮率达98.7%,超额完成当年度整治任务。
立体储粮不仅让农民在卖粮时有了更多选择,减少的粮食损失也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我们喇嘛甸镇种植玉米的农户共有5539户,种植面积达8053公顷,产量在10.1万吨左右。据估算,预计减少粮食损失2400吨,相当于3000多亩地一年的收成。”喇嘛甸镇党委书记高艳梅说。
从“算不清账”到“因人而异”
吉林省东部多山,缺少大面积放置玉米的空间,“玉米楼子”相对常见;中西部的广阔平原,则给粮食“趴”地上提供了条件。地处平原的梨树县,“地趴粮”问题一度较为突出。
“‘地趴粮’问题的形成与反弹,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有关,也与农户的思路密切相关,改变认知很关键。”冯锡仲表示。
走进梨树县刘家馆子镇北六家子村,家家户户院里放置了形制不一的储粮装具。“要是一年前来咱村,估计一个‘玉米楼子’都见不着。”种粮户董文成笑着说。
“说实在的,一开始就是算不明白这笔账。选择啥样的材料、成本多少、啥时候能收回成本等,咱都不太清楚,更别提还得费时费力把玉米装上去、卸下来。”董文成坦言。
储粮装具成本如何?带着疑惑,记者走进了市场。
在刘家馆子镇的镇中心,王成经营的五金日杂商店生意红火。百十平方米的门店里摆放着各类商品,进门处的显眼位置,还有成捆打包的聚丙烯网囤。
“去年秋天,有阵子几乎每天有人来我店里买这个。”王成拎起一捆聚丙烯网囤向记者介绍:“像这种高2米、直径1.8米的围网,有的合作社一买就是几十张。”
“多少钱一张?能装多少玉米呢?”记者接过一捆聚丙烯网囤,质量较轻,单手便可轻松拎起。
“这个便宜,一张网才40多元,围起来后可以装玉米3500斤,用3年到5年没问题。”王成接着说:“安装也方便,直接围起来,有条件的用钢筋或粗点的木棍固定上就能用了。等到卖粮食的时候,把钢筋或者木棍抽出来,粮食就卸下来了,一点不费事儿。”
“现在使用聚丙烯网囤的人更多些,一方面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另一方面也是不愿投入太多。”刘家馆子镇副镇长王帅介绍。
在储粮装具的推广上,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是关键。
王帅介绍:“镇里为不同种植面积的农户设计了3套方案:种粮30公顷以上的大户,鼓励他们去钢材市场购入白钢管、钢丝网搭建立体储粮装具,这种材质的装具使用寿命长;种粮5公顷到30公顷的大户,可结合实际经济条件,采用钢架栈子或聚丙烯网囤;种粮5公顷以下的农户,各村统筹资金采购一批聚丙烯网囤免费发放,农户可以再根据种植情况自行采购一批。”
“去年,省级和县级财政给予资金支持,筹措‘地趴粮’问题专项整治配套资金。我们根据各乡镇、街道上报的玉米种植面积,统一调配资金。各乡镇街道再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做到公开、公正、透明、高效。”梨树县商务局副局长王强国介绍: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有的乡镇选择直接购买储粮装具发放至农户手中,有的乡镇由于大中型合作社较多,选择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对合作社自建的钢结构储粮装具进行一定补贴。
王强国介绍,截至2022年底,梨树县农户搭建各类储粮装具54.07万套,其中新增储粮装具42.87万套。
从广泛宣传到上门帮忙
去年秋收前,刘家馆子镇刘家馆子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山几乎每天要算账。他算的不是自家的小账,而是奔走于各村民家中,帮他们算明白整治“地趴粮”的减损增收账。
“这玉米的水分降了,重量不就少了吗?卖的钱就更少了。”
“‘湿粮’单价比‘干粮’低呀!水分适当降一降,咱们也能用更高价卖‘干粮’。”
“建‘玉米楼子’,自己还得掏一笔钱呢。”
“聚丙烯网囤价格不高,而且村里还会给各家发几个,剩下的自家花不了多少钱。基本上粮食一卖就能回本,往后啊,都是净赚!”
面对农民的疑问,王金山耐心地一一解答。
“全县20多个乡镇、街道,完成了对所有玉米种植户情况的摸底,准确掌握各户的种植面积、预估产量、拟采取储粮方式、预计售粮时间等信息,并按照‘一户一档、一村一盒、一乡一柜’方式归档立卷,有效保证‘地趴粮’整治举措可行、过程可溯、成效可控。”王强国表示。
“‘地趴粮’的问题要注意,储粮知识要牢记,区分散户和大户,家家储粮你要分析……”刘家馆子村里,广播传来地道的东北口音,用顺口溜说着整治“地趴粮”的好处。在播放县里录制音频的基础上,刘家馆子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起草录制了农户听得懂、易于接受的音频,在全镇各村利用大喇叭和流动宣传车播放。
2022年,梨树县以多种形式、多元内容进行宣传,进一步推进消除“地趴粮”问题。在广泛发放宣传材料的基础上,县里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及各类新媒体平台,发布宣传片,各乡镇也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宣传。
去年秋收后,刘家馆子村村民老李也打算改掉“地趴粮”的习惯,让自家玉米“站”起来。但老李家情况特殊,父母年纪大了干不了活,家里主要靠他一人操持。
“老李,我们来帮你家的玉米‘搬家’咯!”一个晴朗的午后,王金山和村里十来个人组成的“地趴粮”整治突击队,带着网囤、开着农机来找老李。大家先熟练地扎好网囤,随后将小型铲车开进小院,铲起地上的玉米,倒进储粮装具内,剩下的再由倒粮机搬运。不一会儿,“玉米楼子”顶部就堆成了小山。
2022年,梨树县12个“地趴粮”整治工作重点乡镇,自发建立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地趴粮”整治突击队,解决脱贫户、失能户等农户的立体储粮难问题。“56支突击队帮助1160户农户消除‘地趴粮’,为1182户失能农户和种粮大户、合作社搭建立体储粮装具1.02万套。”王强国说。
从科学储粮到助农增收
“目前,吉林省农户的储粮仓类型,主要有国家推广的农户科学储粮示范仓、自制钢结构储粮装具、木质简易储粮装具、聚丙烯网囤或钢丝网囤。自制钢结构储粮装具通常能用10年,前期投入高,但使用寿命长,适合有条件的种粮大户和合作社使用……”
刘家馆子镇政府里,一场关于科学储粮装具的培训正在进行。来自梨树县的安全储粮技术人员,认真介绍各类储粮装具的特点和成本,并建议在推广过程中因地制宜,让农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储粮装具。
北六家子村党支部书记宫轶聪,边听边认真记着笔记。每一次培训,她总有新收获。“‘地趴粮’有哪些缺点?如何选储粮装具?原先还不太清楚,现在都了解了。只有把群众关心的问题学懂弄通,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自2022年起,梨树县加大安全储粮培训力度,在面向干部进行培训的基础上,还组织安全储粮技术人员深入农村集市、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节粮减损法律法规宣传、爱粮节粮教育,推广普及安全储粮技术知识。
在推广储粮装具的过程中,梨树县指导农户规范搭建各类储粮设施,优化相关器械,确保储粮安全和装具使用安全。与此同时,当地还推动建设集中储粮点,引导部分村镇、合作社搭建集中储粮设施,变分散储粮为集中储粮,满足全村有意愿农户的立体储粮需求。
去年秋收后,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看着黄澄澄的玉米,在享受丰收的喜悦之余,比往年更多了一份从容。
“我们与当地相关企业签约了‘延期结算’服务,粮食收获后直接入库,择机销售,免去储粮之忧。”韩凤香所在的合作社种植面积大,近几年,每年收获1000多万斤粮食。为了减损增收,韩凤香一直在寻找安全科学储粮的办法。
近年来,吉林省推广“延期结算”服务,农户可将脱粒后的粮食直接送到支持“延期结算”的企业,减少中间环节,实现由“存粮在家”到“存粮在库”。不仅如此,农户还能自主选择售粮时机和结算方式,增强市场议价能力。
“目前,梨树县充分发挥‘延期结算’服务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鼓励引导种粮大户、合作社签约‘延期结算’10.7万吨。”王强国介绍。
“消灭‘地趴粮’,既减损又增收。减少的损失,相当于再造无形良田、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粮食生霉和坏粮风险降低了,品质提高了,农户能卖上更好的价钱,腰包越来越鼓。梨树县以实际行动深入落实粮食节约行动,颗粒归仓,推进科学储粮长效机制建设,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梨树县副县长陈跃男说。
本期统筹:白之羽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17日 08 版)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