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海口4月12日电 (毛雷、李学山、许维娜)良好的生态是海南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南将如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应有之义,在哪些方面发力来推动自贸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4月12日,中共海南省委举行“蓬勃兴起自贸港”专场新闻发布会,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斌就媒体关心的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
王斌介绍说,这些年,海南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双碳”工作和“两山”转化向纵深推进,海南经济社会逐步实现全方位绿色低碳转型。
“双碳”工作方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均处在全国领先水平;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率先建成运行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一张网”,高速公路服务区和乡镇充电桩100%覆盖;电力市场实现绿电交易“零突破”。
“两山”转化方面: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入选首批国家公园,试点总面积达到4269平方公里,有效保护了热带雨林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加强海洋牧场建设,传统海洋渔业加快转型升级,依托海底数据中心推动传统海洋产业从资源型向数据型转型,全面推进休闲渔业高质量发展。水环境治理取得积极进展,系统推进“六水共治”,城市(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制定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技术规范,13个“两山”转化项目先行先试,8个案例列入生态环境部制度创新成果推广。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模式和路径,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比如,被誉为“中国第一黎乡”的王下乡,曾是昌江县最偏远贫穷的黎族乡镇,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文旅、生态农业,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到富美宜居的蝶变,获得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当高楼大厦在中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仅把精神文明作为展示自贸港形象的面子和名片,更作为事关自贸港建设行稳致远的里子和基础,深耕细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高度的精神文明服务保障自贸港建设高质量发展。
王斌用“铸魂”“获得”“崇德”“暖心”四个词总结海南省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他说,海南始终把人民群众获得感作为目标和追求,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全省累计创建文明生态村20950个,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改善。扎实办好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等海南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开展文化进万家、琼剧惠民展演等活动,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组织“海南人读海南书”,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海南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培树先进典型,王书茂荣获“七一勋章”,涌现了一批“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楷模。深入推进诚信建设,推动移风易俗,全社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氛围更加浓厚。
海南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全覆盖,志愿服务不断深化拓展,组建志愿服务队伍4512支,登记注册志愿者225.9万人,打造了“蓝天救援”“增绿护蓝”“航天科普”等富有海南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真正做到文明实践暖民心。
“生态岛”“文明岛”建设同步推进
王斌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未来海南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强化生态保护监管。PM2.5浓度进一步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98%,生态环保争创全国一流;加快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全面推进清洁能源岛和清洁能源汽车、“禁塑”、装配式建筑、“六水共治”、博鳌零碳示范区建设,努力推动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六大标志性工程成为全国范例;构建符合海南生态资源禀赋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绿色贸易示范基地、国际蓝碳研究中心和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实施区域性林业碳汇试点和蓝碳增汇等示范工程,大力推动新能源在各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争当“双碳”工作和“两山”转化优等生;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推动“两山”转化试点取得突破,加强立法、标准化、市场化、源头管控和海洋碳汇等领域创新。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海南将以“131”工作框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1”来凝心铸魂,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创建、文明实践这“3”项具体工作,做好文明传播这“1”整体工程)一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100项具体任务抓好细化落实,以5年行动创建海南文明岛。
王斌表示,海南正在制定创建海南文明岛五年行动计划,以文明岛创建活动为牵引,使全省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在这里,我也向全省发出倡议,让我们将精神文明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共育文明风尚,共建文明海南,共享文明成果!”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