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中国船舶集团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创下了中国造船业一次性签约集装箱船最大金额的新纪录;
3月30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最大级别动力定位系统穿梭油轮“诺思先锋”号在中国船舶大连造船正式交付;
2月16日,全球顶级装载量、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24188标箱集装箱船隆重命名,中国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再获全球关注……
步入2023年以来,我国造船业继续取得新突破,船舶工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全球领先,船舶企业效益保持增长。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继2022年连续13年国际市场份额领先后,我国造船业在今年一季度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新船订单继续领先国际市场份额。同时,伴随着海洋经济和装备制造工业的发展,我国船舶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效益进一步改善。
国际市场份额领先
新船订单质量持续提升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3月,我国造船完工量917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15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3%。截至3月底,手持订单量114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6%。1—3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3.5%、62.9%和50.8%,为世界第一。2022年,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我国共有12种船型新接订单量居全球第一。
2023年一季度我国造船业手持船舶订单表。 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2023年一季度,我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三大特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在4月20日国新办举办的2023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上表示,总体来看,我国船舶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攀升,产业发展也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上。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不仅今年,伴随着我国造船大国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及海洋“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我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新船订单质量持续提升。
以2022年为例,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7.3%、55.2%和49%,较2021年分别增长0.1、1.4和1.4个百分点,保持全球领先。我国骨干船企保持较强国际竞争力,分别有6家企业进入世界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的前10强。
在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的同时,我国造船业的新船订单质量持续提升。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我国共有12种船型新接订单位列世界第一,其中,新接散货船、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和原油船新接订单分别占全球总量的74.3%、56.8%、88.7%和66.1%。特别是,在大型LNG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2022全年新接大型LNG船订单国际市场份额首次超过30%。全年新接船舶订单结构优化提升,修载比(修正总吨/载重吨)达到0.468,为历史最好水平。
高端装备不断取得突破
产业链安全水平增强
一季度,我国造船业高端船型也取得新突破。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球共交付了6艘24000TEU级集装箱船,全部都由中国船厂建造;我国船企抓住汽车运输船市场回升的有利时机,包揽了今年一季度全球24艘汽车运输船建造订单。此外,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工程进展顺利,总体进度已达91%,正在全面调试和内装完工阶段,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实现交付。
不仅一季度,我国船企在过去的2022年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在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比如,24000TEU集装箱船、17.4万立方米大型LNG等高端船型实现批量交船,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实现主发电机动车重大节点,第二艘大型邮轮顺利开工建造,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船、第四代自升式风电安装船、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等海洋工程装备实现交付,30万吨级LNG双燃料动力超大型油船(VLCC)、20.9万吨纽卡斯尔型LNG双燃料动力散货船、4.99万吨甲醇双燃料动力化学品/成品油船等绿色动力船舶完工交付……
《2022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显示,2022年,国产船用主机、船用锅炉、船用起重机、船用燃气供应系统(FGSS)等配套设备装船率持续提高,大连华锐第1000支船用曲轴下线交付,全球首台带智能控制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双燃料主机完工交付。船用高端钢材研制能力不断提高,大型集装箱船用止裂板全部实现国产替代,化学品船用双相不锈钢国产化率由不足50%提高至90%以上,国产高锰钢罐项目顺利开工,国产薄膜型LNG船罐专用不锈钢通过专利公司认证,国产LNG船波纹板全位置自动焊接装备研制成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我国造船业国产配套产品应用加速,产业链安全水平增强;海洋油气装备需求扩大,“去库存”成效明显;船舶行业市场环境要素总体呈现有利变化,行业效益有所改善。
回顾近年来的发展,中海油研究总院工程研究设计院结构总师李达近期向人民网财经表示,我国海洋经济正走向高端化、精细化的发展路径,专业化队伍不断加强,海洋科考、深海探测等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海洋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造船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的高端海洋装备订单增多。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行业效益有所改善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今年1—3月,我国新接船舶订单结构优化,修载比达到0.485,处于历史最好水平。2022年以来,我国新接订单中绿色动力船舶占比约50%。
具体来看,在1—3月新接船舶产品订单结构中,占比最高的散货船为36.1%,油船占比26.7%,集装箱船占比17.2%,气体船占比8.7%。在完工船舶产品结构中,散货船占比57.4%,集装箱船占比22.6%,油船占比16%,气体船占比2.8%。
2023年一季度我国造船业完工产品和新接产品结构表。 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与此同时,我国造船业集中程度也在提高。今年1—3月,我国造船业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辽宁、山东、广东,五省市造船完工量合计占一季度94.9%。
2023年一季度我国造船业主要集中区域。 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此外,今年一季度我国造船完工量前10家集中度为72.9%,新接订单量前10家集中度为70.8%。
2023年一季度我国造船业主要集中企业。 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一位船舶专家向人民网财经表示,中韩两国造船业集中程度均较高。就我国来说,集中程度高一方面是因为沿海各省市在外部开放窗口、资源配置能力、服务配套能力、信息产业能力等方面具有基础优势;另一方面,这说明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淘汰了很多实力较小的企业,市场泡沫进一步排出。
“我国造船业进一步提质增效的空间依然很大。”上述专家具体说,船海装备的国际化程度高,我国造船业尚处于产业链中游,总装建造厂尚不具备成为链主企业的关键环节,同时船舶装备配套领域缺少符合“专精特新”要求的中小企业;若扣除进口设备和材料的因素,船舶工业总装和配套的产品附加值低,服务类业务涉及深度浅。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