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美轮美奂的城市夜景和丰富的夜间经济消费业态,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如今,“夜经济”已经成为当地拉动消费的“新引擎”,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图为游客在柳州市柳江河畔观看水上音乐喷泉。黎寒池摄(人民视觉)
今年以来,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南通)传动机械有限公司销售火爆、生产繁忙。1至4月,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超5亿元,完成营业额5.2亿元,同比增长近40%,完成利润同比增长70%。图为工作人员在该企业装配车间忙碌。许丛军摄(人民视觉)
近期,住宿餐饮等消费行业快速回暖,各地开足马力抓生产促经营,拉动用电量快速增长。制造业日均用电量124.4亿千瓦时/天,26个省份用电量正增长……一项项攀升的电力数据,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经济运行正在企稳回升,国民经济活力充沛。
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升
在湖南长沙,“五一”假期商圈日用电量同比上涨13.27%;在贵州,全省商业用电量达1.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人们出行热情高涨,商业、旅游用电量明显提升。
电力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今年以来,随着消费逐步回暖、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全国多地用电量整体呈现积极信号。
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1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比上年四季度增速提高1.1个百分点,电力消费增速稳中有升。第一、二、三产业合计用电量1.7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分月份看,1—2月、3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3%、5.9%。
“3月用电量增速比前两个月回升较多,一方面有上年同期部分地区疫情形成的低基数因素;另一方面是受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的拉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共有26个省份用电量正增长。其中,宁夏、青海、甘肃、西藏4个省份同比增速超过10%,内蒙古和广西用电量增速超过8%。增长的电能需求,折射经济活动的加速升温。
“全社会用电量是生产生活状态的直接反馈,是观察经济活动实实在在的指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本报记者说,今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升,表明经济活动位于扩张区间,国民经济恢复势头正不断持续。
生产消费热度攀升
用电量加快回暖,背后是生产消费热度的攀升。
——生产加力。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其中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4%,对用电增量的贡献率达78%。
3月份,制造业日均用电量124.4亿千瓦时/天,比上年同期增加9.5亿千瓦时/天。其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明显上升,全国多个省份相关用电量同比增幅超过10%。比如,浙江省11大行业中有8个行业用电量同比实现正增长,制造业用电量回升到接近历史高点;宁夏一季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幅超过113%。
——消费更旺。一季度,中国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1%,比上年四季度增速回升7.1个百分点;电动汽车高速发展,拉动一季度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3%。
整体看,一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3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电量增速超过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的铁路运输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8%。
“随着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是国民经济复苏的直观体现。”刘向东说。在多位专家看来,需求扩张和经济回暖,是用电量上升背后的关键词,用电数据的增长,折射经营主体的信心和经济的活力。
电力消费需求还将增长
用电量上升的同时,电力也变得更“绿”了。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5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达34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8%。同期,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4740万千瓦,同比增长86.5%,占新增装机的80.3%。
今年以来,电力领域内投资不断加大,有力保障电力充足。一季度,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264亿元,同比增长55.2%。其中,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177.6%,核电同比增长53.5%。
“今年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将促进电力消费需求增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说,受上年同期低基数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二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将明显回升。根据中电联预测,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约9.15万亿千瓦时,全年增速在6%左右。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梁昌新近日表示,今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可能超过13.6亿千瓦,较去年有较大的增长。据研判,今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部分省份在高峰时段可能会出现用电紧张。
据了解,国家能源局将做好电力供需形势常态化监测工作,迎峰度夏期间,按照“一省一策”抓好电力保供工作。同时,加大支撑性电源和输电通道建设投产。按照“适度超前、留有裕度”原则,督促各类电源迎峰度夏前投产发挥保供作用。此外,全力做好机组稳发满发工作,科学做好负荷管理工作。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