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经济 > 正文

人民网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李栋)仓廪实,天下安。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稳定,农民种粮更具积极性,全链条节粮减损切实推进,铸牢了国家粮食安全“防火墙”,中国人牢牢端稳了自己的饭碗,中国自信日益展现。

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及保障农产品供给的重要举措。

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有关情况。图片来源:国新网

落实重农抓粮政策 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市场运行平稳,供应和保障能力增强,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粮以地为本。通过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我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丛亮介绍:“随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深入实施,粮食生产基础将更加坚实。”

粮食市场运行平稳。“近年来,我国粮价总体保持平稳,粮食市场没有脱销断档,始终保持了充足供应,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丛亮说。

在供应和保障能力方面,丛亮介绍,当前,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和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储备已经达到15天以上,各类企业年均收购粮食8000亿斤左右,有效维护了种粮农民利益。“各地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和工作机制,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和粮食应急保障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下一步,将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保持市场总体平稳,重点做好精心组织粮食收购、加强储备吞吐调节等工作,切实做到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确保‘颗粒归仓’。”从亮说。

坚决守住“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让农民种粮更具积极性

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是坚实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的重要举措。“最低收购价政策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卢景波介绍,从2004年开始国家陆续在主产区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有效保护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为了稳定口粮生产,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国家有关部门综合多方面因素,适当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已连续三年提高,早籼稻连续四年提高,之前中晚籼稻也连续三年提高。”卢景波说。

卢景波介绍: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1.17元/斤,早籼稻1.26元/斤,均比上年提高0.02元/斤。中晚籼稻1.29元/斤,粳稻1.31元/斤,价格和上年持平。“这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种粮利益,坚定农民的种粮信心,促进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供应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时批复在符合条件地区启动托市收购,加强对有关地方和企业的督促指导,进一步发挥好政策的托底作用,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卢景波说。

全链条节粮减损 共同耕好“无形良田”

节粮减损相当于粮食增产,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一块“无形良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黄炜认为,切实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需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从业者、消费者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在收购环节减损方面,黄炜介绍说,已建成的5500多个专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可为农民提供清理、干燥、储存等服务。得益于推广使用近1000万套科学储粮装具,农户储粮损失率由平均8%降至2%以内。

新技术应用减少储运损失。黄炜介绍,通过推广应用粮情监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四合一”等技术,国有粮库储藏周期粮食的综合损失率降至1%以内。

成品粮生产环节减损,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百姓餐桌。黄炜表示,针对原粮到成品粮加工过程中存在的过度加工情况,通过升级改造加工设备,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是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的重要一环。“同时重点抓好粮食加工方面的标准化建设,按照保粮食安全、保食品安全,特别是保人民健康的角度制定科学加工标准,通过标准引导整个社会节约粮食、减少粮食损失。”

“此外,要持续开展粮食节约减损、爱粮节粮、营养健康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增强老百姓自觉节约粮食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共同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才能更好端牢‘国人饭碗’。”黄炜说。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74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内蒙古呼和浩特发布沙尘暴橙色预警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