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稻田稻浪翻滚,作为“巴渝粮仓”的重庆梁平区又迎来了丰收景象。
梁平是重庆产粮大区,常年水稻播种面积达到43万亩。近年来,梁平区统筹“人地技制”,即引入种粮“新农人”、大规模改田改善种粮基础设施条件、推广科学农技农艺、持续完善种粮激励机制,让种粮有效益,农民的“稻路”越走越宽广。
9月27日,在重庆梁平区铁门乡长塘村优质水稻种植基地,收割机将收割的稻谷卸入运输车中。(刘辉 摄)
梁平区多丘陵山地,耕地细碎制约着粮食稳产增产。近年来,梁平区高标准投入、高质量建设,重点对高标准农田进行改造提升,解决粮食生产的土地瓶颈问题。梁平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突出“四改一化”,即因地制宜将地块“改大”,实现小田变大田,弯变直、短变长;“改水”以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改路”以实现地块间互联互通,提高农机作业效率;通过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改土”以提高耕地质量。“一化”即实现耕作机械化,减少劳力投入,提高农业效益。最近两年,梁平区实施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面积就达到了10万亩。
梁平区农业农村委干部胡文祥告诉记者,田块改造后,大中型农机具下得了田、转得开身,全程机械化后种粮成本每亩下降三四百元以上。
改田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能力,农民种粮的相关激励机制也不断健全:为了缓解粮食生产贷款难、贷款贵,梁平区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粮食产业贷款贴息,重点满足种粮大户涉农贷款需求;每年区财政安排相应资金,用于水稻种植保险保费补贴,抗御重大自然灾害,为恢复再生产提供帮扶等。
9月14日,在重庆梁平区蟠龙镇扈槽村,收割机在稻田中收割水稻。(刘辉 摄)
在梁平区,粮田变成良田,配套激励政策越来越好,吸引了越来越多农业大户投身到规模种粮中去。今年梁平区种粮大户达到了333户,比去年增长了73户。
今年秋收,梁平区种粮大户邓中也迎来自己的丰收季。邓中告诉记者,他自己流转的2600多亩水稻田已基本收割完毕,平均亩产量600多公斤。
梁平区种粮大户蒋丽英除了自己种植2000多亩水稻田之外,还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种粮社会化服务。“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涵盖了机插秧、无人机飞防等水稻‘耕、插、防、收’各个环节,规模种粮的市场越来越广阔。”蒋丽英说。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