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刘诗平)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12日迎来全面通水10周年。10年来,工程累计调水超过767亿立方米,惠及45座大中城市,受益人口超过1.85亿。
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当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作为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南水北调工程从战略上、全局上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有力改善了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承载能力。
“通水以来,工程年调水量从20多亿立方米持续攀升至10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已成为北京、天津等北方许多城市的供水生命线,北京城区供水近八成是南水,天津主城区和雄安新建城区供水全部是南水;东线工程在齐鲁大地上形成了T字形的供水‘大动脉’。”王道席说。
随着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供水区域不断延伸,受水区配套工程不断完善,受益范围由大中城市向农村拓展。在河北,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因南水到来,告别了祖祖辈辈喝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10年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中线一期工程保持在Ⅱ类及以上。通过水源置换和河湖生态补水等措施,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总体回升,永定河等众多河湖重现生机。
根据《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下、中、上游向北方地区调水,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构成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王道席说,目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修编取得积极进展,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正积极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做好东中线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准备工作。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爱国表示,南水北调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集团和沿线工程运行管护单位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工程运行管护能力和水平,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