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5日电 (欧阳易佳)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会议强调,要坚持保护第一,抓紧制定修订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标准、规范等配套制度体系,把分级分类保护、日常养护、采伐移植管理等规定落实落细。要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有序开展生态旅游、科学研究等活动,做好养护救治科技攻关和科普宣传,严厉打击毒害古树、非法采伐等违法行为,引导全社会增强保护意识、形成保护合力。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寄托着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延续着优质的长寿生物基因,是十分重要的物种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
据国家林草局介绍,在国家林草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北京林业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古树名木保护科技攻关和技术服务工作。依托国家林草局揭榜挂帅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项目支持,针对古树树龄鉴定和健康评价难题,创立了基于CT光谱和DNA端粒的树龄无损精准鉴定方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高效精准的年轮自动识别计数系统。
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的出台,将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更坚实的法治基础。未来,随着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科技支撑的持续加强、执法监管更加严格,全社会共同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必将日益浓厚。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活化石”将永续传承,为建设美丽中国增添更多绿色底蕴。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