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经济 > 正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颜宁最近的一条微博广受关注。她表示,明年不接受学术报告邀请,除非是她的学生或博士后们的集体邀请。这一公告引发大家对科学家被学术应酬挤占科研时间的讨论。“看来颜老师也是不堪其扰”“向颜老师敬礼”“(这才是)学术清流朝顶流发展的必由之路”——网友们普遍为颜宁保持科学家本真初心、专注科研的精神叫好。

科研是一项特殊的事业,是一条漫长的寂寞之旅。选择坐上这张冷板凳,就意味着要与世俗名利保持一定距离,甚至有所舍弃。要想在科研世界摘星择月,惠泽国家社会,学会甘于寂寞是第一课,也是终身必修课。当年,正是以邓稼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人员隐姓埋名,扎根大漠荒野,我们才能在艰苦岁月里拥有“两弹一星”这样震撼世界的伟大成就;正是有了南仁东这样远离喧嚣、奋战贵州深山的科学家,“中国天眼”才为我们一次次送来幽深曼妙的宇宙之波。可以说,眼前的成就有多灿烂,背后的那张板凳就有多冷。

尽管寂寞,但科学的魅力依然吸引着一代代青年投入奔赴。相信在事业之初,多数科研人员都能潜心于学而自守自律,以期求取真经、开花结果。但在取得一定成就走上前台之后,也有人逐渐放松了自我要求,迷失在赞誉和掌声中,忘记了曾经与寂寞为伴、以知识为侣的自己,开始享受起“成功”来。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专家稍有名气,就热衷于频频赶场作报告,心思不在科研上,“一个PPT在不同场合一讲好几年”,人称“学术明星”;也有的学者虽然内心并不情愿,却常常因为抹不开面子,“被迫营业”去参加一些学术应酬,弄得自己终年疲惫不堪,学术上却收获寥寥。

科学家需要接近社会,但不应是学术应酬中的“假面人”,不能沉溺于功利而舍弃事业上的追求。当今时代,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期待是如此强烈和急切,科学家群体应当别有一份责任感,维护自身形象,爱惜科研生命,不仅在籍籍无名时能潜心钻研,成名成家后也能心无旁骛、一以贯之,不为盛名所累、不被功利所惑,依然能回到书房和实验室,回到十分寂寞但无限丰富的科研中去。

即使拥有再多的荣誉和桂冠,科学家依然首先是科学家,名利场不是他们的主场,科研才是他们的主阵地。一个真正的科学家群体,一定是一个超然物外、淡泊宁静的群体,一个不止步于已有成绩、对科学事业孜孜以求的群体。唯其如此,才能不断在科研道路上晋级拓荒,才能不断打开科学的新世界、取得研究的新突破。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方琳
5893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一夜无眠战暴雪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