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经济 > 正文

眼下,全国冬小麦由南到北陆续进入返青期,多地依托一批新技术、新设备助力田间管理,不断夯实夏粮丰产基础。

近期,河南8500万亩小麦从南到北陆续返青,也是小麦促弱转壮关键期。在安阳市内黄县高堤乡高标准示范田里,农技专家正熟练地操作着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对土地墒情进行监测。

“去年有两块地浇水不及时,麦苗长势弱,加上施肥也不准确,产量不理想。现在有农技专家带来的科技设备,看着数据种地心里更有谱。”种粮大户焦现生看着土壤墒情监测设备采集的数据连连感慨,“以前种地凭经验,现在靠数据。”

“土壤墒情监测设备不仅可以实时监测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还可以科学分析土壤的微量元素。”内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韩志乾介绍,今年,10多支服务小分队、100名技术人员均配备了土壤墒情监测设备,新技术新设备的普及利用为今年夏粮丰收搭好了科技架子。

数据显示:目前,内黄县91万亩冬小麦壮苗率超90%,长势明显好于往年。

科技赋能农机,田野拥抱智慧。近年来,围绕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我国不断加大农机等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力度,加快向“大中小型兼备、绿色高效智能一体”迈进。植保机、无人机等各类现代化农机装备驰骋在田野上,从播种、施肥到喷药、收获,全流程能够实现自动化。

连日来,安徽阜阳市太和县农业部门引导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利用大型无人机、卷盘喷灌机、圆盘施肥机等智能化农业机械,追肥浇水,打牢小麦丰产丰收基础。

“去年秋播时,部分地块小麦播种时间较晚,导致现在出现弱苗现象。”太和县原墙镇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阮兴全当场开出“药方”:采取追施返青肥的方式进行补救。

为提高追肥效率,大型植保无人机在农田里大显身手,一两天就能全部完成作业。“由于春节过后缺乏有效降雨,小麦还需要补水,我们用卷盘喷灌机对地块进行浇水,全程只要一个人就能操作完成。”阮兴全告诉记者。

今年春管,安徽太和县150多万亩小麦有了“智慧大脑”。当地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搭建的物联网监测平台,农户只需打开手机就能掌握麦田苗情、墒情、病虫害等情况,一旦有预警,立刻会调来无人植保机、自走式喷雾机等设备进行作业。

科技装备强是农业强国的重要特征。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科技装备已成为粮食连年丰收的重要保障。

为保障好今年春耕生产,近期,农业农村部已启动实施奋战120天抓春管提单产夺夏收粮油丰收行动,从“雨水”到“夏至”,聚焦重点作物、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紧盯关键农时、关键技术、关键要素,强化联系包保、监测预警、指导服务,全力以赴确保夏收粮油首战告捷、夯实全年粮油丰收基础。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方琳
6169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黄河大峡谷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