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人物 > 正文

   □李洁

  岁月如一首歌,三十载时光荏苒,蓦然回首,所有走过的路、吃过的苦、流过的泪,都成了人生中无可替代的财富。追求了、付出了,她不求回报、不图名利,只为了内蒙古这些长城能更完整地呈现于山川大地之间,只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城、热爱长城、保护长城,只为了替父亲走完他没有走完的路、写完他没有写完的文章,用半生时光追寻父亲未竟的事业。这个坚韧、执著的女子就是“青城好人”高晓梅——现年54岁的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

长城的女儿(李洁)2022.10.18.(3)(1)(1)(1)(1)(1)(1)249.png

行走在长城上的高晓梅

  长城父女情

  30 年前, 高晓梅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白白净净、文静娟秀,身材匀称、亭亭玉立。可能是受父亲常年的熏陶,她比同龄女孩多了一份书卷气,也比农村女孩多了份坚强。小小年纪的她随父亲考察长城的事迹也被全国的同仁们津津乐道。

长城的女儿(李洁)2022.10.18.(3)(1)(1)(1)(1)(1)(1)379.png

  高晓梅(左)与父亲研究选题

  1999年8月,64岁的高旺先生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遗体安葬在了故乡清水河县的烽火台旁,与他挚爱的长城相伴永远。高旺永远地成为了那个站在长城顶端,向远处眺望的人。他多年来徒步考察内蒙古长城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后人,他热爱长城、保护长城、情系长城的真挚情怀,令人敬佩。高旺先生走了,但长城保护永不止步,他把自己肩上的重担放到了女儿高晓梅稚嫩的身上,身处内蒙古的同仁能清楚地感受到这30年内蒙古地区长城研究与发展的长足进步,这虽然不是高晓梅一个人的功劳,但她的努力和贡献绝对不能被我们轻忽。她的坚守,也深深打动了大家、打动了所有关注长城的人们。

  如今30多年过去了,岁月风霜的淬炼以及肩上的重担与责任,她依然成长为一位坚毅、执着的专职长城研究者。

  高晓梅的父亲高旺先生一生研究长城、保护长城,徒步考察长城8万里,是内蒙古徒步考察长城第一人,出版5部长城著作,被誉为“当代徐霞客”。高晓梅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刚懂事时就经常听父亲讲述长城的故事,上学期间就为父亲誊写稿件,寒假和暑假则陪父亲行走在长城上。高晓梅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入一家媒体当记者,工作体面又专业对口。1993年,高旺先生决定创办全国第一份中英文长城期刊《万里长城》,人手和经费都很紧缺,困难重重。24岁的高晓梅毅然从原单位辞职,帮助父亲创刊。她出任中国《万里长城》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担任内蒙古自治区长城学会副秘书长,帮助其父出版著作12本,申报清水河县口子上丫角山、老牛湾开发旅游的国家课题,后来,又担任中国长城学会内蒙古长城研究会秘书长、成立了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并担任会长。

  高旺先生病去世时,高晓梅的事业才刚刚起步,她多想父亲再陪她一程,父女俩并肩行走在考察研究长城的道路上。可是,父亲走了,留给高晓梅的是父亲生前的心愿和一大堆未了的工作。她来不及悲痛,现实也不允许她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父亲走了,她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她要帮父亲完成心愿。高晓梅是坚强的、勤奋的,她常年行走在长城考察的道路上,收集研究文献资料、拍摄影像资料,夜晚奋笔疾书,总结自己的研究心得、整理父多年留下的珍贵文字。多方筹措资金,自费出版了《情系长城》《情系广播》《情系戏剧》“三部曲”,100多万字,300多幅老照片,把父亲生前在清水河县工作50年的耕耘之作,奉献给后人,留下清水河县半个世纪各行各业的资料,这是她和父亲的心血,此时,她可以坦荡地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女儿一直在努力、在坚持,在为人们对长城的了解和保护呼喊出力。

  一生挚爱是长城

  2016年6月,高晓梅接到一个任务——为《长城》特种邮票在内蒙古选景。国家邮政局找到高晓梅协助工作,她把内蒙古长城的基本情况向他们作了介绍,大家经过反复商议,最终选定清水河县明长城作为取景地,高晓梅带领国家邮政总局的摄影师,将晚霞映照的长城美景用镜头记录下来。《长城》特种邮票第四枚“长河飞龙”,就是根据这次拍摄的画面设计出来的。邮票发行那天,高晓梅起大早去排队购买。拿着这套邮票,她感到很自豪,因为其中一枚邮票的设计与她有着密切关系。

  2016年9月28日,为了纪念《长城保护条列》颁布10周年,由高晓梅负责的“首届内蒙古长城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召开。2017年8月8日,她组织的全国长城沿线8省区长城专家学者来清水河县参加由她所在的内蒙古长城研究会和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长城研讨会暨清水河县第二届明长城研讨会”,以及2018年8月8日举办的第三届“长城研讨会”,成为清水河县长城文化艺术节一道亮丽的名片,在对外宣传、开发旅游、发展经济方面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三届具有时代意义的全国长城研讨会在长城届掀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内蒙古长城文化推广、长城旅游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2019年,她所在的内蒙古长城研究会与武川县人民政府、武川县文物管理所合办的第四届长城研讨会在武川县召开。2021年3月30日,由她组织的长城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展览馆举行。5次研讨会结束后,受累的她总是揉揉熬夜的双眼,挺一挺脊椎疼痛的腰背,重整精神,又行走在长城路上……

  2019年8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嘉峪关长城时强调:“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其实,这么多年来,高晓梅就是这样做的,受父亲影响和熏陶,他从替父亲誊抄稿件、整理资料开始,慢慢成长为《万里长城》的编辑,直到成立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30年来,尽管身份在变,但高晓梅对长城的热爱和执着与日俱增。

  2019年9月19日,呼和浩特市保合少镇水磨村大青山长城脚下,由内蒙古长城研究会、内蒙古文物学会、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专家学者、媒体记者举行了“内蒙古长城与高旺学术思想研讨会”,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原副院长宝力格、内蒙古文物局原副局长王大方、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教授王绍东、内蒙古小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贺云飞、摄影家任志明、作家吕达超等专家学者教授向这位离开我们20周年,但人们并没有忘却的具有家国情怀——热爱国家、热爱生活、热爱人民,有着崇高境界与责任和担当的高旺先生予以缅怀。高晓梅用PPT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大家讲述了一个“艰苦朴素、胸怀理想、善于学习、踏实笃行、乐观坚韧”的父亲形象,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原副院长宝力格评价高晓梅:“作为高旺先生的女儿,30年的坚守,成长为内蒙古长城文化界的一个优秀的学者和工作者,这是是对高旺先生最好的纪念。”

  高晓梅从小受父亲的影响,热爱上了长城文化。1999年,父亲去世后,高晓梅成为内蒙古长城研究会创始人之一,继承父亲的遗志,成为一名全职的长城文化研究者。一干就是30年,30年的默默付出,30年的坚持与传承,30年的成果出众——她曾10次做客呼和浩特广播电台“品味书香“节目,为广大听众介绍长城文化知识和出书过程。她写的介绍内蒙古历代长城连载在《呼和浩特晚报》上;她申报的课题《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丫角山长城开发旅游的可行性报告》,报告中提出了老牛湾——北堡长城遗址公园——清水河县银滚山长城遗址公园3天2夜的旅游行程,让黄土地上的清水河县有了明确的旅游路线。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内蒙古有丰富的长城资源,了解长城精神和长城文化,她开展长城公益讲座,还带领大家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面铺窑村赵长城遗址前介绍长城,讲解长城故事。并带领新华社记者、河北省广播电视台记者“行走长城”栏目组采访内蒙古明长城。为国家邮政总局制作“九镇邮情”邮票提供宣传资料和拍摄长城照片,为摄影爱好者提供摄影路线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公益行为,她无怨无悔地坚持着。

长城的女儿(李洁)2022.10.18.(3)(1)(1)(1)(1)(1)(1)3205.png

2020年1月,高晓梅在“青城好人”颁奖台上

  2019年7月,她的作品《与长城结缘的人》获呼和浩特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呼和浩特日报举办的“敬在青城——我爱岗我敬业我奋斗我幸福”征文三等奖。2019年获呼和浩特市文明办组织开展的“青城好人榜”评选——坚持传承长城文化,发扬长城精神的高晓梅,她的家庭获得了呼和浩特妇联评选的“最美家庭”、内蒙古自治区老龄委“敬老孝亲”家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书香家庭”。她也是连续5年在清水河县文化艺术节期间获得文学艺术奖作者之一。

  这些年来,因为长城,很多人认识了高晓梅,又因为高晓梅,很多志愿者加入保护长城的队伍中。2020年1月2日,内蒙古日报文化专栏整版刊发了记者徐跃的报道《长城——催人奋进的故事正在延续》,内蒙古段长城和高晓梅的事迹再一次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关注。2022年1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三分之二版的篇幅报道了记者刘乐艺对高晓梅的采访《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高晓梅——30年用心护长城》:“打开她的随身挎包,里面放的不是化妆品,不是暖水杯,而是相机和各种介绍长城的资料。这些年,她逢人便讲,遇景就拍,努力将内蒙古长城文化推广出去,呼吁更多人关注长城、保护长城。”

  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实施,长城文化与长城精神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她也成为各种新闻媒体报道宣传的对象,新华社、内蒙古卫视、草原客户端、北方新报、呼和浩特日报、呼和浩特晚报等新闻媒体和报社的记者们,前前后后采访过她有10多次,其中青橙融媒的记者赵敏在开头这样写道:在呼和浩特市,有这样一家人,三代人,用对万里长城的热爱,铸就了与长城的不解情缘,书写与万里长城的“城”诺……

长城的女儿(李洁)2022.10.18.(3)(1)(1)(1)(1)(1)(1)3914.png

高晓梅做客呼和浩特广播电台《品味书香》节目

  高晓梅是呼和浩特广播电台《品味书香》节目的常客。每次上节目前,她都会认真准备,确保自己能准确回答关于长城的各种提问。电台节目主持人江红敬佩地说:“为了不到1小时的直播,高老师会准备三五天,她的严谨认真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2021年,呼和浩特市电台选择公益广告,毅然选择了她,将他们三代人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长城精神、爱国精神在电台每天播出,1年多时间,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

  边墙下的行走

  常年行走于长城,尤其是内蒙古段的长城,都遍及了高晓梅的脚印,但故乡清水河这155公里明长城,是她心中最熟悉的,哪一段需要维修、哪个台墩有多少层砖、哪块城砖有了裂缝,即使是哪段长城下哪个村哪位村民的土地,她都烂熟于心。为了切实了解长城边的情况、保护长城,每个长城脚下的农民都成了她的好朋友。是啊,清水河是她出生并成长的地方,这里有父亲一生的坚守,有母亲殷勤的期待。她第一次见到长城就是家里窑洞后的土长城,那年,高晓梅才10岁,父亲耐心地告诉她,脚下的土墙就是长城,他们一起爬过的土墩子是烽火台,鸿门口遗址曾经是一处交易市场,每到开市,牧民们便赶着牛羊来这里换生活用品……父亲说,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工程奇迹,长城是需要保护的。那天,父亲对她说的这些话,她至今记忆犹新。

长城的女儿(李洁)2022.10.18.(3)(1)(1)(1)(1)(1)(1)4468.png

高晓梅与儿子王东麟

  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高晓梅的儿子王东麟也对长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7年在纪念长城入遗30周年“体验长城魂,共筑中国梦——2017年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年学生长城夏令营”结营仪式上,他代表大陆学生在人民大会堂发言。主持会议的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吴国强评价道:“三代长城人,长城代代传,他们是长城世家。”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高晓梅家庭“书香家庭”的称号,王东麟也不负这个家庭的热望,在发表了100多篇文章后,于2018年出版了个人作品集《我与笔墨话成长》。

长城的女儿(李洁)2022.10.18.(3)(1)(1)(1)(1)(1)(1)4718.png

高晓梅(中)与母亲(右一)

  高晓梅把自己最美的年华奉献给长城,奉献给长城脚下的这片土地。她的勤勉、她的执著、她的毅力,让她在长城研究和保护中遇到再多困难都不曾退却。她说,完成父亲未尽的事业,即使付出再多也无怨无悔。她的父亲高旺先生不仅是一位长城学者,也是位有情怀的媒体工作者,谨记父亲的嘱托,要为长城书写、为长城脚下的这片热土书写、为那些可歌可泣的普通“小人物”树碑立传。可是,提起母亲,她是万分的懊悔与愧疚,2020年9月,被长城脚下的这片土地脱贫攻坚先进人物而感动的高晓梅,决定写一部报告文学,就在她为《美丽乡村筑梦者》忙碌地采访、收集素材时,骨折尚未痊愈的母亲一个人在家因脑溢血摔倒,她清楚地记得,那是9月18日——一个让她抱憾终生的日子,当她从清水河县老牛湾镇狮子梁村赶回母亲家中时,才发现静等她多日的母亲永远离开了她,她一人为母亲擦拭血迹、换衣物之际,看着瘦小可怜、没有一丝气息的母亲,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一下子击倒了这个坚毅、顽强的女子。她悔恨交加,如果能够从脱贫攻坚采访一线早回一天,也许还可以及时送医救助母亲,在以后的若干年里还可以和母亲尽享天伦之乐。如今,失去母亲的她,无论怎样后悔都挽不回母亲的生命。因为母亲的离世,高晓梅把一份对母亲的愧疚转变为工作的动力,因为,她是最了解母亲的,一生宽容、善良的母亲若泉下有知,也在默默支持女儿的事业。

  一首她创作的诗歌《想儿的老妈妈》,定格了她对母亲永远的思念:

  门前的喜鹊叫喳喳,

  盼儿的老妈妈听见了。

  颤颤巍巍站起身,

  拄着拐杖来到大路旁。

  见了行人就问话:

  孩儿何时能回家?

  窑前的喜鹊叫喳喳,

  想儿的老妈妈听见了。

  急急忙忙站起身,

  拄着拐杖来到小巷边。

  对着太阳自言自语道:

  孩儿何时能回家?

  窗前的喜鹊叫喳喳,

  等儿的老妈妈听见了。

  哆哆嗦嗦站起身,

  拄着拐杖出了门。

  老妈妈来到大树下,

  猛然想起昨天与儿通了话,

  孩儿有事不能回家。

  想儿的老妈妈两眼泪汪汪……

  对着喜鹊说开了话:

  回家,回家,咱回家……

长城的女儿(李洁)2022.10.18.(3)(1)(1)(1)(1)(1)(1)5560.png

高晓梅采访长城脚下清水河县北堡乡碓臼坪村农民

  高晓梅用一己之力在行走,她不仅在长城边考察、拍摄影像资料、采访周边群众,而且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田间地头,不遗余力地向社会各群体宣传长城、保护长城。 正如高晓梅所愿,在无数像她这样的有识之士奔走呼吁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长城,长城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又是一个凌晨,太阳还没有升起,长城脚下的人们还没有睡醒,一个踽踽独行的身影已经到了明长城的台墩下,这就是背着摄影包和笔记本电脑的高晓梅,她记不清这是自己多少次来到清水河口子上明长城做长城文化考察,“好的照片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为了一个好的镜头往返多次是经常的事情。”高晓梅希望在她的镜头下能记录展示出明长城最真实最壮美的面貌,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我镜头下的明长城不仅是建筑,更是一段历史,也传递出当时的人们建造长城时坚韧不拔的精神。”朝阳冉冉升起,金色的光芒洒满了蜿蜒盘踞的长城,也洒在了高晓梅坚毅的身影上。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内蒙古长城,她与学会会员用摄影展览的形式,展示着内蒙古长城的仓桑与古老,伟岸与荣耀。

长城的女儿(李洁)2022.10.18.(3)(1)(1)(1)(1)(1)(1)6024.png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郑宏范(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参观高晓梅(前排右一)策划的长城摄影展览后给予高度评价

  2021年3月30日,为期一个月的“内蒙古明长城摄影展”在内蒙古展览馆举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郑宏范(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观看展览后,非常满意,对这次内蒙古来自社会团体举办的首次长城摄影艺术展,给予高度评价。

  第二年,高晓梅又组织了一次内蒙古历代长城摄影展。

  2022年5月1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承办的“爱我中华——内蒙古长城摄影展”,在清水河县宏河镇高茂泉乡土中心举行,所展作品,充分展示了内蒙古境内原汁原味的古长城。展览包括长城揽胜、长城科普、走近长城三个部分。通过摄影作品,了解长城的历史、建筑、军事、人文等方面的内容,充分领略古长城的雄姿和魅力。作品大都是高晓梅行走长城所拍,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大家了解长城、爱上长城、保护长城,并传承长城的民族精神。新华社、内蒙古卫视、内蒙古日报、北疆新闻网等20多家新闻媒体予以报道。广泛宣传了内蒙古长城最长、分布最广、历史悠久、修筑较早的全国之最。

  今天,当我们走到清水河县老牛坡党员教育基地、和林格尔县新时代主题广场,都能看高晓梅的长城摄影展览。

  打开高晓梅的人生履历,处处充满感动和敬佩。她在编辑出版中国《万里长城》杂志时,从辽宁省虎山长城到嘉峪关,途经9个省市自治区,常年外出采访,行程几万公里;为了拍摄内蒙古长城,出版《故塞长风——内蒙古明长城科普摄影集》,她沿着明长城起点兴和县,一路向西,经过9个旗县,千里奔波,在光与影之间追寻。3万多张照片是她几十年间自费拍摄长城的宝贵收获。她还将召开三次长城研讨会的论文合著出版了《长城华章》(第一、二、三辑),将内蒙古历代修筑长城历史做了记录,出版了史话类的《话说长城 (内蒙古篇)》一书。这些都是她自筹资金写作编辑出版的具有史学价值的图书。

  这些年来,高晓梅所获荣誉无数,她的事迹被报道后,大家纷纷向长城文化的宣传者致敬。面对荣誉和赞美,高晓梅总是淡淡地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个长城公益者应该做的事情。

  此生愿为长城人

  内蒙古清水河县北堡乡碓臼坪村对面的马头山上有两座敌台,一座是圆的,一座是方的,人称“双子座”。

  高晓梅经常身背照相机在这两座敌台注视下拍摄长城照片、带领记者采访、为游客讲解……从小时候随父亲步行到现在带儿子乘车考察这段明长城,出出进进做着长城宣传、保护长城的事儿,一忙就是大半辈子。 高晓梅保护了家乡的长城,长城也滋养了高晓梅这样优秀的长城儿女。

  这段明长城因距山西省偏关县水泉镇许家湾村较近,称之为许家湾段明长城。再往东走就是久负盛名的小元峁段长城了,这是内蒙古自治区最集中、最雄伟、最辉煌、最有代表性的一段长城段落,既有石砌的地基,又有砖包的外形,墩台林立,连绵不断,甚是雄伟。可由于年代的久远,长城被风雨剥蚀成了断垣残基,其中一座高大雄伟的骑墙敌楼成为危楼,底部的条石和砖坍塌,留下大大的黑洞,楼墙上的裂缝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深深嵌入墙体。每次见到这座敌楼,高晓梅心都要紧收几下,她担心大风将这座400多年前的明代建筑吹倒;她担心大雨漫灌后这座危楼变成残楼;她担心再看到这座敌楼就象山西省的“月亮门”倒塌……她越是担心,越心急如焚,多次和清水河县文化旅游体育局提出自己的想法。

  2019年,清水河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打来电话,想让她找专家研究修复此楼的办法,于是他连夜联系了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原副局长王大方,没过几天,曾在国家文物局工作过的专家傅清远先生带着他的团队从北京专程来到此处,考察了危楼,给出了修复意见。

长城的女儿(李洁)2022.10.18.(3)(1)(1)(1)(1)(1)(1)7591.png

高晓梅(左一)听取傅清远(左四)修复小元峁段明长城敌楼意见

  一路上,高晓梅带着她预先准备好的地图,为专家们介绍了清水河县长城的重要性、小元峁长城附近鸿门口马市的历史意义,及1989年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到清水河县考察此段长城,望着夕阳西下的金色长城评价为:“不亚于北京的慕田峪长城和河北的山海关长城。”

长城的女儿(李洁)2022.10.18.(3)(1)(1)(1)(1)(1)(1)7749.png

考察长城

  让高晓梅欣慰的是,在各方多次呼吁和努力下,2020年夏天,危楼已经修好,金色的长城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

  柏杨岭的风,记住了那些墙内外的事,也记住了曾为保护长城呕心沥的人。高晓梅祖辈从山西省偏关县上石会村走西口到清水河县五良太乡杨树峁村,作为长城脚下的女儿,她来来回回在这长城边一走,就是30多年。

  这些野长城,在别人眼里是碎石黄土,可在高晓梅眼里却是宝贝,她喜欢一个人独自沿长城静静地走,她说:“每次上长城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没有耐得住寂寞的心智,没有热爱长城的情怀,跋涉者在这荒山野岭是坚持不了多久的。也只有高晓梅愿意沿着长城乐此不疲地走、追星赶月地奔。别人眼里的残垣断壁在她眼里都是活着的巨龙,飞腾在好汉山的山梁上,为她反复讲述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高晓梅喜欢站在长城上远眺,长城两边是故乡,一边是山西,一边是内蒙古。土黄色的边塞风光静美如画,峰峦重叠的丘陵上,星罗棋布的烽堠墩台苍凉而挺拔,仿佛是一位解甲归田的老兵,成为黄土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高晓梅不仅爱长城上的一景一物,更爱长城两边的人民,她所做的是希望长城脚下更多的百姓富裕安康。开发旅游,解决长城脚下贫困问题,一直是高晓梅倾注更多心血的心路历程,为此,她多次申报课题,撰写文章,为长城脚下的人们鼓与呼,呼吁各方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行列中来,带领旅行团消费,为长城脚下的百姓带来经济收入,这也是她这些年乐此不彼的事情。其中,她的论文《推动黄河岸畔口子上村旅游开发  助力美丽乡村发展的可行性研究》2022年1月获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呼和浩特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表彰的“呼和浩特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论征文”二等奖,论文将长城脚下、黄河岸畔口子上村的历史文化得以解读,为实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提供学术理论依据。

长城的女儿(李洁)2022.10.18.(3)(1)(1)(1)(1)(1)(1)8511.png

在清水河县老牛坡展馆授牌“长城科普教育基地”

  同时,她从2020年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成立,就与学会会员分别为长城脚下清水河县返乡创业者德鑫源饭店刘俊连、养羊专业户“世源牧场”负责人高增世、种粮大户牛三娃授牌“长城旅游消费基地”,为清水河县韭菜庄乡板申村民张亮授牌“长城人家”,鼓励他们开发旅游项目、发展旅游经济,增加旅游收入。为了普及长城文化,又分别在清水河县老牛坡展馆、和林格尔县盛乐足球学校、清水河县韭菜庄乡板申村、清水河县城关镇枳几也村青少年研学基地设立“长城科普教育基地”。

  一系列的活动和策划安排,让高晓梅倾注了多少不眠之夜啊!

  不过,令高晓梅欣慰的是:2020年11月,板申沟段、小元峁段和老牛湾段明长城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长城第一批国家级重要段。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清水河明长城小元峁小段保护利用项目选址于清水河县北堡乡境内,总投资1.37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80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5745万元,建设期为2022—2024年。项目东西长15公里,南北拓展4公里,总面积6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审批面积5.0673公顷。对应《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中的四类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结合项目地的资源情况,将公园划分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管控保护区、传统利用区”四个片区的空间布局。

  她多年祈盼的让长城沿线的百姓因为保护长城而过上好日子的愿望会因为国家长城文化公园的建设变得不会太遥远了。

  2022年秋天,当她再次踏上清水河县这片神奇的土地,这里已经不再是历史意义上人烟稀少、寸草不生的黄土高坡,而是苍松列队、绿草披山、烽台威仪,山西省长城旅游一号公路的修通,为长城沿线的旅游带来新的生机,望着关山深处的新天地,满目都是生机,满目都是生命,满目都是活力的长城美景,她笑了:长城就应该是这样子……

  种爱长城的种子

  2022年1月23日大寒节气,来自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协会、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呼和浩特市应急保障学会、呼和浩特市北极星户外运动俱乐部的近百名学生和家长冒着严寒,来到位于大青山脚下回民区乌素图战国赵长城,听取高晓梅实景讲解战国赵长城故事,近距离了解呼和浩特市长城文化,用实际行动宣传保护古长城遗存。

  “沧桑古朴的呼和浩特市长城在历史上发挥了什么作用?”是日的活动在学生们的提问中开始,高晓梅运用丰富的长城知识为学生进行解答。不少参加活动的学生表示,第一次近距离了解黄土夯筑的古长城,很有气势,也很震撼。同时实地发现长城经过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的情况,增强了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意识。

长城的女儿(李洁)2022.10.18.(3)(1)(1)(1)(1)(1)(1)9575.png

高晓梅带儿子考察战国赵北长城

  今年是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35周年,为积极引导少年儿童对长城历史文化知识的认知,正月初六,塞外寒冬,苍茫冬景,与冰雪相伴的老牛湾显示出独有的风韵。近20名学生和家长在高晓梅的带领下冒着严寒,来到清水河县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在塞外冰天雪地体验冰雪带来的乐趣,感受在长城边度过寒假的特别意义。

  2022年6月3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小长假初日,先是初夏的阳光高挂,午后,天空渐渐阴沉,夹杂点点小雨,让从呼和浩特市远道而来清水河县老牛湾景区的家长和小同学们霎时凉爽了许多。由高晓梅做讲解的KIVI自然探索团队举办的“皮划艇奇幻漂流记,明长城探寻老故事——2022夏季“爱我中华,护我长城”亲子营研学活动在清水河老牛湾长城脚下杨家川举行。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满族小学、民族实验学校、先锋路小学、金字塔幼儿园的同学们和家长一行29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第二天,6月4日,高晓梅与自然探索团队带着近30位小学生和家长,来到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北堡乡口子上村的明长城脚下,共同宣誓,保护长城。让同学们与500多年的古长城亲密接触,了解长城、认识长城,将长城保护理念深植入内心,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像这样播撒爱祖国、爱长城、爱家乡“爱”的种子有多少年了,举办多少次了?高晓梅笑着回答:“从1993年,她创办《万里长城》杂志的时候,就让孩子们在长城研学旅行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

  “同学们在活动中既掌握了有关长城建筑的知识,又了解了古代劳动人民建造长城的艰辛,还学习了中国历史文化和军事知识,增强了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和爱我中华护我长城的爱国主义精神。”高晓梅说,这是她多年一直在做,培养热爱长城后继有人的事业。

长城的女儿(李洁)2022.10.18.(3)(1)(1)(1)(1)(1)(1)10301.png

  高晓梅走进和林格尔县盛乐博物馆,在烽火台前为同学们讲解“铺墩”的作用

  为了做好长城研学,高晓梅回忆2021年11月起她走进和林格尔县盛乐足球学校进行了“赓续长城精神,启迪儿童梦想”的讲座,并带领同学们到盛乐博物馆,站在烽火台前讲解“铺墩”的作用。

  对于从小生活在边墙下,毕生行走在长城下的高晓梅来说,长城已是一种乡愁,一种情结。她是携着一种爱的穿透力,将长城情节化成了一年一日的边墙下的行走,墩台间的研究,史海中的畅游。她是长城宣传者,又是长城研究者,是中华文明的守护者与传承者。她在各种场合下举办长城讲座,为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内蒙古长城。

  2022年4月,高晓梅带着长城的情怀,在内蒙古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办“弘扬长城文化 讲述长城故事”讲座,将内蒙古长城巨大的文物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告诉大家,让全社会认识长城,了解长城,重视长城,保护长城。

  长城是有温度的,作为民族融合的纽带,她的建筑代表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长城是有力度的,她矗立两千多年,无言地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让人深深爱上她。也正是有无数像高晓梅这样的研究者的付出,长城文化与长城精神才被广泛传承与发扬。

  作者简介

长城的女儿(李洁)2022.10.18.(3)(1)(1)(1)(1)(1)(1)10796.png

  李洁,企业工程师,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员。撰写了大量介绍家乡风土人情及饮食文化的散文作品,发表于呼和浩特日报及呼和浩特文艺等纸媒及公众号平台,报告文学《摇铃沟花菇敲开致富门》被选入呼和浩特市脱贫攻坚报告文学集《小康之路》。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编辑:张弛
96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中华文明黄河情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