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付应华和11位来自湖北的同乡工友嘴唇冻得发紫。她们还来不及准备棉衣,就因疫情被滞留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付应华拨通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政局的求助电话。
“虽然我文化水平不高,字写的不好,但我必须要写这封感谢信!当我们收到赛罕区民政局领导送来的棉衣时,毫不夸张地说眼泪立刻就出来了。”付应华哽咽:“我真的特别感动。我们一通试试看的求助电话,得到了回应。我们的诉求和困难得到了重视和解决。”
外地农民工手写感谢信。赛罕区民政局供图
“疫情发生以来,外地来呼的滞留人员来时穿衣单薄,由于天气骤变,急需棉衣,我们对需求棉衣的外地人员给予满足。”赛罕区民政局局长韩贵平说:“针对申请绿色通道后急需离呼的滞留人员,我们坚持‘一人一案’‘特事特办’的原则,第一时间主动沟通市民政局给予审核,协调社区及时为离呼人员开具《社区证明》,发放《离呼告知书》,并对无护送人员护送、非自驾离开呼市、高速出口有人接收、前往火车站的离呼人员提供用车服务。同时,我们也积极协调疾控中心安排核酸检测人员上门服务,确保离呼人员核酸检测达到要求。”
“我们务工不会停留在一个城市。6月份来到呼和浩特后,本打算天冷了就离开。万万没想到因为疫情滞留,更想不到会滞留这么久。”付应华非常感动:“除了感谢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护送农民工安全返乡。赛罕区民政局供图
赛罕区民政局安排人员和车辆护送11位湖北务工人员出城最后一公里。在前往高速路口的路上,付应华把感谢信交给了司机师傅。
“师傅说了一句话,我这辈子都会记得:一切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来到呼和浩特,也是在为我们的城市建设做出一份贡献。”付应华笑着说:“这个城市让我感到温暖,一定会再来的!”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2025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