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9万件,审结14.5万件,比上一个五年分别上升81.4%和81.5%。”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7亿件,审结、执结1.44亿件,结案标的额37.3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分别上升 64.9%、67.3%和84.7%。”
3月7日下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五个上升背后,是一件件具体的案件,是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一次次具体实践。这些数据展现了人民法院不变的目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最有“安全感”的数据——扫黑除恶、严惩暴力犯罪、坚持反腐,人民法院用司法密织保护群众的安全网
“依法审结涉黑涉恶案件3.9万件26.1万人”“‘黑财’执行到位2461亿元”。
“村霸”“街霸”“矿霸”……一大批为害一方的黑恶势力土崩瓦解,一个个作恶多端的黑恶分子被绳之以法,一个个“保护伞”被拔除,一张张关系网被摧毁。
报告指出,对孙小果、杜少平、陈辉民、黄鸿发等依法判处并执行死刑。人民法院依法审判,不仅扫黑除恶,还要“打伞破网”,让黑恶势力无所遁形,真正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据显示,五年来,人民法院审结严重暴力犯罪案件23.8万件27.4万人,审结毒品犯罪案件34.7万件44.2万人。我国刑事犯罪案件、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总体呈持续下降态势。
“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报告显示,人民法院依法从严惩处孙政才等92名原中管干部, 彰显党中央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坚定决心。
不仅打虎,还要灭蝇。报告提及,坚决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对挪用惠农资金、克扣征地补偿款、贪污危房改造补助等腐败犯罪严惩不贷。
此外,严厉打击网络赌博犯罪,严惩散布虚假信息、危害网络生态的犯罪行为,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等,人民法院用司法密织保护群众的安全网。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公平正义则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贵州省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教授邱宁宏代表建议,希望人民法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权利,让司法在阳光下运行。
最有“信心”的数据——解难题、强信心、促发展,人民法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
出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20条,推动解决挤压生存发展空间、拖欠账款等中小微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出台促进消费30条, 依法保护新零售业态、新个体经济,促进增强消费信心;
出台稳定就业14条, 平衡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益;
妥善化解合同履行、商铺租赁、物流运输等涉疫纠纷77.9万件;
对依法应当采取查封、保全的财产,尽可能采用“活封活扣”,有效释放361万件案件所涉查封财产的使用价值和融资功能;
……
报告指出,新冠疫情防控三年来,人民法院竭尽所能为企业减负纾困,帮群众排忧解难。一系列举措,为企业发展服下“定心丸”,也提振了全民经济发展的信心。
2018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原审被告人张文中诈骗、单位行贿、挪用资金再审一案。张文中被依法改判无罪。
“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是人民法院依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产权司法保护,落实平等保护不变的准则。
报告提及,依法再审纠正张文中案等重大涉产权刑事冤错案件209件283人,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坚决保护市场主体合法的财产权益、合同权益。
依法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19.4万件;依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审结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案件2.9万件;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审结金融犯罪案件10.1万件、金融民商事案件1037.7万件;促进市场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审结破产案件4.7万件,涉及债权6.3万亿元;依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29.3万件……
人民法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又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代表表示,近年来,人民法院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最“便民”的数据——多元解纷、一网通办、集约服务,把方便留给群众,用真金白银兑现合法权益
“平均每分钟75件成功在诉前在线化解。”这个数据是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交出的亮眼成绩。
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通以来,9.6万个调解组织和37.2万名调解员入驻,在线调解纠纷3832万件。
提供普惠均等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提供“一网通办”服务,提供跨域立案服务16.7万件,减轻群众异地诉讼往返奔波之苦。
优化在线集约的审判辅助服务——网上保全平台办理保全123万件,标的额达4万亿元,2022年93%的诉前保全48小时内作出裁定。
“把方便留给群众”,一直以来都是人民法院努力的方向。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报告,“基本解决执行难”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从生效文书到真金白银,人民法院勇破“困局”,切实兑现群众的胜诉权益。
报告显示,五年来,人民法院受理执行案件4577.3万件,执结4512.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9.4万亿元,2022年首次突破2万亿元。联合信用惩戒体系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918万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
浙江丽水耄耋老人陈金英81岁创业失败,欠下天价巨款,为坚守契约精神,耗费10年还清2077万元欠款,被称为“诚信奶奶”,获200万网友点赞。丽水法院邀请其为“诚信履行”代言,带动1260多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债务。
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感染管理部主任王长林代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对法院破解执行难工作印象深刻,并评价“只有切实解决好执行难问题,才能维护法治权威和尊严。”(记者 王珊珊)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