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3月15日电(李国栋 石毅)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腹地,这里的草原被誉为“中国最美山地草原”。拥有1828万亩天然草场的扎鲁特旗是传统畜牧业大旗,草原畜牧业既是基础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
近年来,扎鲁特旗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推进草原生态保护精细化管理,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走出了一条县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牛群在美丽的扎鲁特草原上悠然吃草踱步。新华网发(白敖敏摄)
“一减一增” 绿了草原富了牧民
春节过后,扎鲁特旗北部牧区仍然寒冷,冬雪给草原盖上了厚“棉被”。但在牧户家走访,处处可见一座座标准化养殖暖圈、改良后膘肥体壮的牛羊……
乌恩布和是阿日昆都楞镇西巴彦查干嘎查的养殖大户。几年前,他从事传统养殖,自家9000多亩草场上散养着50多头本地黄牛和300多只草原羊。2018年,他践行旗政府“减羊增牛”战略,调整畜种结构,卖了所有羊,引进良种牛改良畜种,当年就有不错的收益。目前,乌恩布和家养了120多头牛,纯收入从原来的一年1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0多万元。乌恩布和说:“富裕的生活得益于‘减羊增牛’。”
牧民在扎鲁特草原上骑着摩托车放牧。新华网发(白敖敏摄)
所谓“减羊增牛”,即扎鲁特旗实施的“减羊增牛、强牛兴牧、提质增效”战略,就是要逐步减少对草原植被破坏相对较大的羊的饲养量,扩大对草原影响小的牛产业规模,既能提高牧民收入,又能还草原碧绿,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双赢”。
在此基础上,扎鲁特旗因地制宜推广肉牛养殖,严格执行禁牧和草畜平衡政策,引导牧民“少养精养优养”。
乌兰哈达苏木白音格尔嘎查罗布仓是“少养精养优养”的代表。罗布仓原先养了100多头牛,费时费力效益不高。2022年,他卖掉60多头基础母牛,花50万元购买了全自动养殖设备,将搅拌机、饮水机、电灯、监控等设施接入中控台,每天只需点开手机APP就能远程投料、喂水,还能实时监控每一头牛。
和罗布仓一样,扎鲁特旗众多牧民通过“互联网+畜牧业”模式,降低了人工成本,实现智能饲喂,“犇”出了养牛新天地。
牧民罗布仓在自家牛棚草料库搅拌牛饲料。新华网发(韩飞 摄)
品种改良 提了质量增了效益
44岁的王喜良是查布嘎图嘎查的养牛专家。几年前,他主要养本地黄牛,但王喜良逐渐发现,一味发展黄牛数量不仅会加速草场沙化,投入和收入也不成正比。他意识到,要想提高收入,必须改良牛种。
2016年,王喜良成立了家庭牧场,引进了育肥1个月能长膘100多斤的西门塔尔牛,逐渐改良了育肥10个月才能长到800斤的本地黄牛。现在他养了400多头西门塔尔牛,再加上卖牛犊的钱,全年养牛收入达到了150万元。
王喜良家的标准化牛棚暖意浓浓,膘肥体壮的肉牛正在吃草。新华网发(王呼斯冷 摄)
王喜良通过畜种改良提质增收,是扎鲁特旗引进推广牲畜新品种的一个缩影。
扎鲁特旗将引进推广新畜种作为提升畜牧业现代化水平的突破口,不断优化畜群结构,实施牲畜良种工程,扩大良种率。同时,持续推进北部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推广生态型、效益型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扶持牧业大户发展现代生态家庭牧场,促进牧业中小户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为提高肉牛群体的遗传改良水平,培养更多社会化专业服务人员,乌兰哈达苏木联合北京布瑞丁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在赛布尔嘎查成立养殖繁育教学培训基地,通过提供繁殖配种、饲养管理示范、兽医防治等服务,加速推动基础母牛品种良种化进程。2022年,培训基地累计培训500人次。
扎鲁特旗农牧局局长道尔吉说,畜种改良提升了畜牧业的质效,逐步形成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新型畜群结构,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养殖模式,农牧民可以持续增收。
“链”上发力 兴了产业旺了民生
在距离鲁北镇12公里的小黑山村,小黑山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现代化牛舍干净整洁,奶牛膘肥体壮,一旁是合作社新建的奶制品厂。
为形成奶牛养殖、牛奶生产和奶制品加工一体化产业链,2022年,合作社引进400头新西兰荷斯坦奶牛,新建了包括发酵室、检验室、包装车间等在内的占地1860平方米的奶制品厂。
小黑山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工人在挤奶台上挤奶。新华网发(白敖敏 摄)
合作社负责人马喜军说,奶制品厂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吸纳了周边闲置劳动力就业。
在小黑山村,有18家大大小小的奶制品厂,奶皮子、奶锅巴、奶豆腐已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靓丽名片,亦给村民提供了务工机会。村民丁宝玲说:“有了奶制品厂,在家门口就有活儿干,闲暇时务农,能挣双份收入。”
奶制品加工厂工作人员正在制作奶制品。新华网发(白敖敏 摄)
道尔吉介绍,扎鲁特旗充分利用奶牛养殖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以发展奶制品为契机,将本地“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以“小切口”推动产业“大变化”。
同时,在肉牛产业链接起种、养、加、销等环节,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启动肉牛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构建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主推“国企+市场+合作社+农牧户”经营模式,激励引导农牧民养肉牛,把肉牛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
在肉羊产业上,利用“扎鲁特草原羊”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健全肉羊标准化养殖体系,建设舍饲育肥羊胚胎移植试点,围绕产品培育养殖、深加工、销售、服务体系,推动肉羊业规模化、良种化、产业化。
小黑山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工人在牛棚里给牛添加饲料。新华网发(白敖敏 摄)
截至2022年,扎鲁特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298万头只、增长11%,其中牛存栏60万头,畜群结构更加优化;牛产业孵化基地开工建设、新引进7个牛养殖项目、新建2个千头牛养殖场、115个百头牛养殖场、玛拉沁艾力2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主体完工,肉牛全产业链构建成型;百顺绿色食品牛肉入驻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地域特色品牌效益持续提升。
“扎鲁特旗是畜牧业大旗,草原畜牧业既是传统产业、基础产业,也是全旗的优势产业和民生产业,转型升级事关全局。”扎鲁特旗委副书记、旗长包文兰说,扎鲁特旗将继续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扎实推进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广良种繁育及科学高效养殖技术,提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构建全产业链,提升绿色畜产品生产能力和草原畜牧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让畜牧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牧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牧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完)
海报制作:石毅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