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法院院长叶永忠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调解纠纷。
忠县法院法官在乡村振兴法治工作站调解纠纷。
忠县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导诉员引导当事人办理业务。
忠县法院法官在巡回审理结束后为旁听群众答疑解惑。
忠县法院利用“车载便民法庭”开展普法宣传。
人民有所呼,司法有所应。重庆市忠县人民法院传承千年“忠文化”、厚植赤诚为民情,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在打官司过程中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忠县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命名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并被授予“全国优秀法院”荣誉称号;该院女子法庭先后荣获“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等称号。
整合功能一站通办 擦亮为民底色
近日,李先生等数十人结伴走进了忠县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导诉员看到后连忙迎前询问:“您好,请问你们有什么诉求?”
“我们要告开发商。”原来,李先生注意到自家尚未装修的房屋窗户已是锈迹斑斑,便拿出购房合同进行对比,发现房屋实际使用的窗户材质、墙面抹灰等均与购房合同约定的建筑材料不符。了解到小区其他楼栋的房屋也存在这一问题,李先生便与数十名业主相约来到忠县法院。
了解李先生等人的诉求后,导诉员便开始为他们讲解立案需要什么材料,但很快被李先生打断:“同志,我文化少,啥也不会呀。”
“没事,您随我来,大厅的智能设备可以帮您。”导诉员热情、细致的服务让李先生等人很快打消了顾虑。
“这是诉状生成一体机和风险评估机,您根据自身情况输入相关信息,可自动生成打印起诉状、诉讼风险评估书。这是自助打印复印一体机,身份证等资料可自行复印,打印、复印全免费,您放心使用。”导诉员为李先生等人一一介绍道。
“这么高级呀!”“第一次听说不要钱呢。”“这也太贴心了吧。”“这才是真正的人民的法院呀。”李先生一行人对法院服务赞不绝口。
随后,李先生拿出身份证,按照提示在设备上进行操作。不到3分钟,一份格式规范、内容完备的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民事起诉状从一体机里打印生成。李先生拿着起诉状,补充复印好相关材料后,来到了立案窗口。工作人员在了解相关情况后,考虑到涉案当事人众多,若处置不当容易引起群体性事件,便建议:“如果你们愿意,我们可以把案子委派到‘老马工作室’进行调解。”
李先生接受了这一建议。经调解,双方很快达成一致意见,由开发商根据房屋面积作价补偿,业主自行进行更换和修复。拿到司法确认的裁定书后,李先生打电话给妻子:“我们纠结好几个月的事情,法院半天就解决好了,效率高得很!”
为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忠县法院还创新设立“午间服务”值班机制,安排干警午休时间在立案窗口值班,实现随到随办。同时,忠县法院正在筹建“24小时自助服务云柜”,借助信息化的力量,填补诉讼服务的空白区域,让库区群众享受到“24小时诉讼服务”。
柔性司法特色普法 引领向上向善
日前,忠县法院女子法庭庭长罗燕审理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原告是父亲,被告是儿子。被告8岁时父母离异,后一直跟随母亲共同生活,十多年里父子俩未曾相见。如今,年迈的父亲独自生活且体弱多病,需要人照顾,但多年的分离让儿子很难接受,觉得其不应该履行赡养义务。老父亲为此将儿子诉至法庭。
“父母恩情深似海、养育之恩大于天。无论如何,父亲对你都有养育之恩呐。”
“倘若能把父母孝,榜样能使子孙贤。如今你都有自己的孩子了,也要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耐心倾听父子俩的诉说后,罗燕利用《家和谣》中“父母篇”“子女篇”相关内容,积极引导儿子放下芥蒂、打开心结。经过一番劝导,父亲对儿子目前的困境表示理解,儿子也意识到自己应当履行赡养义务,同意每月按时向父亲支付赡养费。
对于家事纠纷,一判了之往往不能彻底化解矛盾。忠县法院女子法庭干警充分发挥女性善于倾听、耐心细致、亲和力强等优势,提炼出“微笑、事例、倾听、上门”四大调解法宝。将法治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相结合,创作《劝和谣》《家和谣》《和谐歌》,用群众熟悉且易于接受的民间俗语阐述法律,如春风化雨般将矛盾化解于细微之处。
针对需要特别关注的案件,女子法庭干警还书写了各具特色的《劝导书》《法官寄语》《冷静期·N问》等,将司法服务的温情延伸到庭外,用当事人听得懂、信得过的语言与当事人交流,让其充分感受到法律之外的人情味,为其更好地经营感情和家庭生活提供指引。
为有效发挥司法引领作用,忠县法院还精心讲好巡回审判“公开课”、法律讲座“分享课”、普法宣传“日常课”,用生动的案例将法律精神和条文含义送到群众身边,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器”和“播种机”。
2022年5月,忠县法院挂牌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与特色家事审判、“法治教育工作室”、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四个一”机制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重庆法院家庭教育指导特色品牌,以司法力量引领向上向善。
扶持产业立体服务 护航乡村振兴
满地的青菜绿油油一片,二三十名村民扛着锄头在田间劳作,有说有笑,繁忙热闹。近日,忠县法院驻黄金镇凉泉村工作队又一次来到蔬菜基地,看到眼前这生机勃勃的景象,驻村第一书记张德荣感慨道:“荒废了三年,这片撂荒地终于又被开发利用起来了。”
一年前,工作队入驻凉泉村时,通过走访发现,该村本有5家农业企业,但从2018年开始,陆续有4家企业因经营不善、资金短缺等多种因素,先后亏损停产,拖欠村民的土地流转费和务工费累计达45万元。为兑现拖欠费用,工作队上门一一与老板“谈判”,蔬菜基地老板顶不住压力,率先在调解现场签下兑现协议,其他两个老板见状也纷纷兑现费用。前后不到两个月,3个企业拖欠村民的45万元劳务费和土地流转费问题全部得到有效解决。
为盘活停产企业,工作队一方面外出招商,一方面内部挖潜。经过招商,引来3名老板分别接手柑橘园、猕猴桃基地和蔬菜基地。针对盛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股东人心不齐的状况,工作队引导公司达成股东重组协议。至此,4家停产企业脱胎换骨,涅槃重生,带动务工人员增收260万元,每年土地流转费达9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5万多元提高到13.8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忠县法院精心组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用心、用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着力解决村民生活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添生动注脚。
据了解,为持续赋能乡村振兴,忠县法院还创新打造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特色司法品牌,在全县部分区域设立乡村振兴法治工作站,组建专门工作团队,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培训等立体式司法服务。
目前,忠县法院已在“三峡橘乡”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核心地带的新立镇邹家院子、“烽烟三国”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石宝镇等相继建立了乡村振兴法治工作站,就近高效化解纠纷,稳妥处置涉经济合作社、农村电商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案件200余件,开展法律宣传培训42场,提供法律服务2000余人次。工作站的创新做法受到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肯定,并在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辖区推广。忠县县委书记江夏在听取忠县法院关于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汇报后,对该院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显著成效予以高度肯定。
强基导向“六项工作” 赋能基层治理
“得知你们要上门来开庭,我就心安了。”近日,忠县洋渡镇大关村的唐某望着停在院坝里的车载便民法庭,握着法官方鸿雁的手激动地说。
原来,唐某乘坐秦某的摩托车摔倒受伤,致腿部骨折,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唐某多次向秦某协商事故赔偿事宜,均未成功,他想去法院寻求帮助,但来回几十公里的路程让骨折还未痊愈的他犯了难。村委得知情况后,利用“一街镇一法官”工作机制,给驻洋渡镇的方鸿雁打了电话。方鸿雁了解情况后,决定利用“车载便民法庭”上门开展巡回审理。
“车载便民法庭”驶进院坝里,引来周边群众驻足旁听。在方鸿雁耐心的释法说理后,被告秦某表示,将在半个月内筹钱支付唐某的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补助金等。庭后,法官还充分发挥“车载便民法庭”法治宣传功能,通过播放视频短片、现场讲解等方式开展普法活动,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据了解,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强基导向六项工作,忠县法院设立5个“老马工作室”,与全县各派出所、司法所建立“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打造旅游纠纷特色调解室,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创建“无讼村(社区)”5个,2022年新收案件同比下降近11%。创新落实“一街镇一法官”工作机制,用好“代表委员联络站”,进一步加大“车载便民法庭”“云上共享法庭”等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运用,切实把优质司法服务送到山高路陡、水深路远的偏远山区,就地开展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等活动1000余场,受教育群众近3万人,以小案例阐释大道理,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法治能力和法治水平,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忠县法院在各个乡镇、村委会都公布了法官团队的联系方式,一旦遇到困难,我们和群众都能第一时间联系上法院工作人员,这项举措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极大帮助,深得群众好评!”忠县新立镇党委书记吴尚蓉为法院工作竖起大拇指。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忠县法院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引领作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司法协调联动机制,妥善化解环境综合治理有关纠纷,为“三峡库心”皇华岛的生态湿地建设保驾护航。在任家镇铁山村打造“周武山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教育基地”,教育引导群众增强环保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法治力量助力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群众诉讼中的痛点堵点,就是司法工作的重点。“我们将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获评‘全国优秀法院’‘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为新起点,把增强群众获得感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把小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全面提升保障民生福祉的司法服务能力水平,让司法更有温度、更有力量。”忠县法院院长叶永忠表示。(记者 刘洋 通讯员 樵蓉)
北疆新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内蒙古出版集团新华报业中心旗下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网站(客户端)。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